第1章分子光譜概述1
11光的特性1
111光的波動性1
112光的微粒性2
12分子吸收光譜和分子發(fā)光光譜2
121分子吸收光譜2
122分子發(fā)光光譜4
13吸收光譜的強度4 第2章紫外吸收光譜6
21紫外吸收光譜的基本知識6
211紫外吸收光譜的表示方法6
212紫外吸收光譜中常用的幾種術語6
22紫外吸收光譜的基本原理7
221電子躍遷產生紫外吸收光譜7
222電子躍遷類型7
223共軛體系與吸收峰波長的關系8
224加合原則9
23影響紫外吸收光譜的因素9
231溶劑對吸收波長的影響9
232分子離子化對吸收波長的影響11
24各類有機化合物的紫外吸收光譜12
241非共軛體系的簡單分子12
242含有共軛體系的分子13
243芳香族化合物分子18
25紫外吸收光譜在有機結構分析中的應用23
251紫外吸收光譜提供的結構信息23
252解析紫外光譜的程序23
253解析紫外光譜的實例24
254紫外光譜的應用26 第3章紅外吸收光譜29
31紅外吸收光譜的基本知識29
311紅外吸收光譜的表示方法29
312紅外吸收光譜中常用的幾種術語29
32紅外吸收光譜的基本原理31
321雙原子分子的振動光譜31
322多原子分子的振動光譜35
323振動光譜產生的條件37
33影響紅外吸收峰位和峰強變化的因素38
331影響峰位變化的因素38
332影響峰強變化的因素44
34各類有機化合物的紅外特征吸收頻率45
341烷烴和環(huán)烷烴的特征吸收頻率45
342烯烴的特征吸收頻率46
343炔烴的特征吸收頻率47
344芳烴的特征吸收頻率47
345醇和酚類的特征吸收頻率50
346醚類的特征吸收頻率51
347羰基化合物的特征吸收頻率52
348胺類的特征吸收頻率57
349硝基化合物的特征吸收頻率58
3410腈類的特征吸收頻率59
3411其他各類化合物的特征吸收頻率59
35拉曼光譜簡介60
351基本原理60
352拉曼光譜的主要特點62
353拉曼光譜與紅外光譜相比較所具有的優(yōu)點62
36紅外光譜圖的解析62
361解析紅外光譜圖的先行知識63
362解析紅外光譜圖的程序65
363解析紅外光譜圖的要點66
364解析紅外光譜圖的實例67
37紅外吸收光譜的應用72
371確定未知物的結構72
372監(jiān)視化學反應73
373物質純度的檢查73
374紅外光譜的進展——傅里葉變換紅外光譜儀74 第4章核磁共振氫譜76
41核磁共振氫譜基本原理76
411原子核的自旋和磁矩76
412核的進動和核磁能級78
413核磁共振條件79
414弛豫過程80
42化學位移82
421化學位移的產生及表示方法82
422影響化學位移δh的因素84
423各類質子的化學位移91
43自旋偶合與自旋裂分95
431自旋偶合及自旋裂分的起因95
432n+1規(guī)律97
433偶合常數98
434核的等價性質102
435自旋體系分類的定義和表示方法103
436一級譜104
437二級譜108
44常見的幾種復雜譜圖112
441取代苯環(huán)112
442取代雜芳環(huán)114
443單取代乙烯114
444正構長鏈烷基114
45簡化復雜譜圖的幾種方法116
451使用高磁場的核磁共振儀116
452自旋去偶117
453核overhauser效應118
454化學位移試劑119
455溶劑效應120
46核磁共振氫譜的解析121
461解析核磁共振氫譜的先行知識121
462解析核磁共振氫譜的程序124
463解析核磁共振氫譜的實例125 第5章核磁共振碳譜131
51核磁共振碳譜的特點131
52核磁共振碳譜的去偶技術132
521質子噪聲去偶132
522偏共振去偶132
523質子選擇性去偶133
524門控去偶和反轉門控去偶134
525inept和dept譜134
5313c的化學位移135
531化學位移δc的表示方法135
532影響化學位移δc的因素136
533各類碳核的化學位移139
5413c的自旋偶合及偶合常數148
54113c—1h偶合148
54213c—d偶合與13c—13c偶合149
54313c—19f,13c—31p偶合149
55核磁共振碳譜的解析149
551解析核磁共振碳譜的程序150
552解析核磁共振碳譜的實例151
56二維核磁共振譜簡介158
561二維核磁共振概述158
562 幾種常用的二維核磁共振譜160 第6章質譜166
61質譜的基本知識167
611質譜計的一般原理167
612質譜計的分辨率及質量范圍168
613質譜的表示方法170
62質譜中離子的主要類型171
621分子離子171
622同位素離子175
623碎片離子179
624亞穩(wěn)離子179
625多電荷離子180
626離子與分子相互作用產生的離子180
63分子式的確定181
631高分辨質譜法181
632同位素豐度法181
64離子的裂解過程183
641裂解的基本概念184
642裂解類型184
643裂解的一般規(guī)律189
65常見各類有機化合物的質譜裂解特性192
651烷烴類192
652烯烴類193
653炔烴類194
654芳烴類194
655醇類195
656酚和芳香醇類197
657醚類198
658醛類199
659酮類200
6510羧酸類202
6511羧酸酯類203
6512胺類204
6513酰胺類205
6514腈類206
6515硝基化合物207
6516鹵化物207
6517含硫化合物208
66質譜圖的解析210
661解析質譜圖的先行知識210
662解析質譜圖的程序211
663解析質譜圖的實例212
第7章四種波譜的綜合解析223
71四譜綜合解析的一般程序223
711分子量和分子式的確定223
712根據分子式計算不飽和度224
713不飽和類型的判斷224
714活潑氫的識別224
715結構式的推定224
716結構式的最終確定225
72四譜綜合解析的實例226 主要參考文獻244 附錄Ⅰ常見各類有機化合物的紅外特征吸收頻率245
附錄Ⅱ常見各類有機化合物的質子化學位移255
附錄Ⅲ各種類型質子的偶合常數263
附錄Ⅳ一些常見有機化合物的13c化學位移265
附錄Ⅴ一些有機化合物的13c偶合常數268
附錄Ⅵ普通碎片離子系列(主要為偶電子離子)273
附錄Ⅶ從分子離子丟失的中性碎片274
附錄Ⅷ有機化合物質譜中一些常見碎片離子(正電荷未標出)276
附錄Ⅸ部分貝農(beynon)表2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