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本人體解剖學學習指導而不只是傳統(tǒng)的實驗指導,適用于臨床和護理專業(yè)。內容包括:(1)學習思路與臨床應用要點;(2)基本概念;(3)知識綜合性思考;(4)標本、活體辨認要求和作業(yè)。前1/4篇幅為問題,后3/4為參考答案等。本書涉及系統(tǒng)解剖、組織胚胎和生理學的基本知識,三科若合并授課,本書將更方便學生使用。本書著眼于引導學生:(1)理解解剖學知識;(2)運用解剖學知識在活體上摸辨、定位重要的解剖結構,解釋生理、病理現象和處理臨床問題;(3)全面了解通過解剖課應獲得哪些知識和技能,而不只局限于形態(tài)知識的背誦方面。本書有如下特點:①應用性思考題源于真實病案,包括與解剖有關的誤診、誤治、誤護理的案例,利于未來臨床階段中解剖知識的遷移,利于培養(yǎng)嚴謹的醫(yī)風;②注意對臨床常用的診治操作和癥狀原因進行準確的解剖學分析,例如心外按摩為何能驅動血液循環(huán)、昏迷病人插胃是仰頭伸頸插入還是埋頭屈頸插入為好、直腸插管應如何正確定向、點頭呼吸的解剖學原因……一般教材都不甚了了,本書在引導學生思考的基礎上給予結論;③考慮到讀者有本科、專科之別,為適應個別教學要求,我們對思考題作分級處理,打“*”號的思考題對中專學生免用或只供學有余力的中專學生參考;④注意激發(fā)學生的學習動機,所附某些病變圖像可用于該章節(jié)開始講授時顯示,引起強烈印象和好奇,進一步增加學習的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