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wǎng)-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文學藝術(shù)小說中國當代小說美妙的新世界

美妙的新世界

美妙的新世界

定 價:¥7.10

作 者: (英)柯道斯·赫胥黎著;孫法理譯
出版社: 譯林出版社
叢編項: 譯林世界文學名著
標 簽: 長篇小說

購買這本書可以去


ISBN: 9787806571095 出版時間: 2000-06-01 包裝: 膠版紙
開本: 19cm 頁數(shù): 163 字數(shù):  

內(nèi)容簡介

  《美妙的新世界》是A.赫胥黎著名的幻想小說,含義深刻,耐人咀嚼,因此十分暢銷。它1932年出版,到1966年的34年間已經(jīng)出了哈珀版、新哈珀版、矮腳雞版、矮腳雞經(jīng)典版等57版,共275萬冊。(1966年至今33年再版情況未計,做翻一番的估計不會算過分。)幻想小說是很新的文學樣式。據(jù)研究,最早的帶幻想意味的作品為古希臘撒莫薩塔的呂西安(LucianofSamosata,約115—約200)的《真實歷史》(VeraciousHistory)。它的主角進了月亮和太陽,卷入了星球大戰(zhàn),情節(jié)有點像現(xiàn)代的科幻小說,但有多少科學成分還很難說。17世紀法國的西哈諾·德·貝熱哈克(CyranodeBergerac,1619—1655)寫的《月亮列國趣史》(HistoirecommiquedesetatsetempiresdelaLune,1656)和《太陽列國趣史》(HistoirecommiquedesetatsetempiresduSoleil,1661)從題材來看也近似幻想小說。開現(xiàn)代幻想小說先河的作家應算是愛倫·坡(EdgarAllanPoe,1804—1849)。他的《卷入大漩渦》(ADescentIntotheMaelstrom,1842)寫一對弟兄駕船誤入了大西洋東北經(jīng)常出現(xiàn)的一個大漩渦,哥哥被嚇得神經(jīng)失常淹死,弟弟依靠一個圓桶死里逃生,被救出來后頭發(fā)全白了,連整個表情都變了。小說對那險惡的風濤刻畫得聲勢煊赫,細致入微,給人身臨其境的感覺。據(jù)說其中的描寫竟被收入了大英百科全書的大漩渦(Maelstrom)詞條,應該算是很成功的作品了。典型的長篇科幻小說最早出于法國的儒勒·凡爾納(JulesVerne,1828—1905)筆下。他的《氣球上的五星期》(1863)、《地心旅行記》(1869)、《海底兩萬里》(1869)和《八十天環(huán)游地球》(1873)都是很有名的,最后兩本在我國更是膾炙人口。本世紀是科幻小說蓬勃發(fā)展的時代,名作和名家輩出,現(xiàn)在在美國主流派的四大科幻小說家瑞·布拉德貝雷、愛薩克·阿西莫夫、亞瑟·克拉克和羅伯特·海奈因等人的影響都很大。從科幻小說還派生出了科幻電影和科幻電視,讀者和觀眾人數(shù)眾多,包括了大量的少年和兒童,對于普及科學知識、擴展科學思維、開拓幻想視野、發(fā)展社會生產(chǎn)力作用之深遠現(xiàn)在還很難估計?!睹烂畹男率澜纭肥潜臼兰o影響很大的科幻小說之一,但它的影響恐怕主要還在人文思想而不在科技方面。本書的作者A赫胥黎(AldousLeonardHuxley,1894—1963)是著名的生物學家T.赫胥黎(ThomasHenryHuxley,1825—1895)之孫,和著名的詩人M.阿諾德(MatthewArnold,1822—1888)也有血緣關系。少時就讀于伊頓公學,后畢業(yè)于牛津大學的巴利俄爾學院。曾想做醫(yī)生,卻因為視力障礙改變初衷,從事了文學。他的著名作品有長篇小說:《鉻黃》(1921)、《男女滑稽圓舞》(1923)、《光禿禿的樹葉》(1925)、《點對點》(1923)、《瞎了眼睛在噶扎》(1936)、《幾個夏季之后》(1939)、《時間須靜止》(1944)、《天才與女神》(1955)、《島》(1962)等,還有短篇小說集、詩歌、散文和戲劇。其中值得注意的是《知覺之門》,描寫了他自己使用迷幻藥的體會,看來他對“唆麻”之類的問題頗有研究。他還編輯過一個關于印度教哲學和神秘主義的集子。而他最膾炙人口的作品就是《美妙的新世界》,這本科幻小說為他贏得了巨大的世界聲譽。這本書的名字意味深長。它來自莎士比亞的傳奇劇《暴風雨》。在該劇第5幕第1場里,從小生長在荒島上,除了她父親從沒有見過人類的公主米蘭達突然看見了一大群從海難中生還的人,不禁興奮得大叫:“神奇呀,這里有多少好看的人!人類是多么美麗!啊,美妙的新世界,有這么出色的人物。”在這里,莎士比亞通過她的嘴贊揚了人類,說人類是美麗的、出色的,令人見了不禁驚嘆。但赫胥黎用這句話作書名,卻有不同的意味。他筆下的新世界盡管物質(zhì)產(chǎn)品極大豐富,人們除了上班便是玩樂,所呈現(xiàn)的圖景卻遠遠不算美妙。本書初版于1932年,15年后,即二戰(zhàn)后的1947年作者為本書補寫了序言,提出了他寫作本書的思路。他說:“原子能的釋放雖標志著人類歷史上一次了不起的革命,卻不是影響最深遠的終極革命”;“真正革命性的革命不應該在外部世界進行,而應該在人類的靈魂和體質(zhì)上進行。”他的書所描寫的就是這樣“在人類的靈魂和體質(zhì)上進行”的革命。在書中的新世界里,這場革命主要在五個方面進行:1、取消胎生,人工生殖,從中劃分種姓:采用生物化學方法把人從遺傳上、胚胎發(fā)育過程中進行培養(yǎng),劃分出α、β、γ、δ、ε5個大的“種姓”。(α、β、γ、δ、ε是希臘字母:依次音譯為阿爾法、比塔、伽瑪、德爾塔、愛撲塞隆,大體相當于英語的A,B,C,D,E)。阿爾法最高,比塔次之,依次下降,至愛撲塞隆最低。每個種姓又分加和減。如阿爾法加,阿爾法減(甚至阿爾法雙加),比塔加、愛撲塞隆減等,這樣就把社會分成了10多個種姓。為了工作需要,在胚胎期就進行培養(yǎng)和刺激,使胚胎具有不同的特性,預定了那人未來的命運。如有的適宜到熱帶高溫下去煉鋼,有的適宜到太空去修理宇宙飛船;有的適宜做社會領袖,有的則適宜掏陰溝。阿爾法和比塔是高種姓,伽瑪、德爾塔和愛撲塞隆是低種姓。高種姓的人從事管理和技術(shù)工作,低種姓的人做簡單勞動。高種姓的人聰明,漂亮,高傲,心腸硬;低種姓的人只會執(zhí)行較簡單的任務,渾渾噩噩地過日子。他們大量繁殖,一個受精卵可以培養(yǎng)出幾十個多生子,從個頭到長相都一樣,都帶種姓特點。不同種姓的人待遇很不相同。低種姓的人全都住大營房,各有顏色不同的制服作為標志;高種姓的人則住小住宅。社會是以無數(shù)的低種姓人為基礎的,高種姓人只是“冰山露出水面的一角”。報紙是按種姓出版的,最高種姓的報紙每小時出一次;最低種姓的報紙使用單音節(jié)字。這是出生前的階級劃分。區(qū)別是從胚胎期就培養(yǎng)的。2、潛意識教育:分兩種,一是睡眠教育;一是條件反射刺激,都從幼兒時期進行。使人從小安于自己的地位。睡眠教育在兒童入睡后進行。比如比塔兒童在睡眠中聽見的教育是:我以我是個比塔而高興,阿爾法太辛苦,而伽瑪、德爾塔和愛撲塞隆又太可憐。條件反射刺激培養(yǎng)人的愛與憎,比如用噪聲和電擊讓兒童永遠害怕和憎惡花朵與書籍。因為喜歡花朵會造成喜歡大自然,而大自然是不收費的,會影響社會消費;喜歡書籍不但會浪費時間,而且會導致錯誤思想。睡眠教育和條件反射的培養(yǎng)方式都很簡單,反復又反復,一個道理或一種刺激在幾年之內(nèi)重復一兩萬次到六七萬次,形成一輩子也無法逆轉(zhuǎn)的心理定勢?!靶率澜纭毕嘈乓环N理論:“道德教育都是不能訴諸理智的?!币虼硕荚谙乱庾R里進行。3、滿足欲望:不但滿足豐富的物質(zhì)生活欲望,而且滿足玩耍的欲望,包括看感官電影、聽色唆風音樂、旅游、游戲和無限制的性生活。每個女性和男性彼此相屬,可以自由享有彼此的肉體,但反對固定關系。提倡避孕,懷孕后立即人工流產(chǎn)。因此“父親”和“母親”都成為猥褻的字眼,人們聽了會非常難為情。家庭被描寫為骯臟的兔子窩,發(fā)著惡臭。一切欲望都給予滿足,不讓產(chǎn)生激動,據(jù)說人沒有激動社會也就不會動蕩。4、割斷過去:關閉了博物館,炸毀了一切紀念性的建筑,查禁了福帝紀元150年(換算起來應該是公元2058年)以前的一切書籍??偨y(tǒng)在報告里把從古代埃及、兩河流域、希臘,直到莎士比亞、肖伯納的全部人類文化都“撣掉”了;把從古以來激勵人類向上的愛情、親情、友情、人情一概“撣掉”了,因為它們能夠使人產(chǎn)生激動和不滿,危害社會穩(wěn)定。這樣,每個人生活里的一切都由上面賜予,大家都滿足現(xiàn)狀,感謝福帝??偨y(tǒng)告誡人們,今天的幸福生活來之不易。社會是經(jīng)過9年戰(zhàn)爭的大屠殺和大英博物館對知識分子的大毒殺才取得了今天的局面的。總統(tǒng)的結(jié)論是:“幸福與德行的訣竅是愛好你非干不可的工作?!?、唆麻:這是一種最甜蜜的幸福劑,也是最溫柔的鎮(zhèn)壓劑。情緒不佳,吞唆麻;煩惱得厲害,多服唆麻,進入唆麻假日;社會動亂,有唆麻槍,無論怎么亂,噴上一劑,暴亂者就睡著了,醒來就搗不了亂了。有了唆麻什么騷亂都可以迎刃而解。新世界的總統(tǒng)說:“沒有眼淚的基督教——唆麻就是這種東西。”有了這5條措施,社會就穩(wěn)定了,人生就美妙了。主張出世的佛家的生、老、病、死,諸般煩惱,一律消滅;主張入世的儒家的“天下為公”、“皆有所養(yǎng)”一律辦到;柏拉圖的理想國主張趕出詩人,老子的郅至之邦主張“絕圣棄智”,這里也都做到;莫爾的烏托邦反對奢侈,而且有奴隸,這兒卻大力提倡消費,只有各守本分的幸福的人;F.培根的《新大西洲》的科學預言:活體解剖、植物嫁接、人造馨香、電話、飛機、潛艇、視覺幻影在這里只是小菜一碟,不但實現(xiàn),而且大大超過;歐文的“新和諧村”里需要艱苦的勞動,這兒的勞動卻并不艱苦。所以“新世界”的總統(tǒng)自豪地說:“天地之間有一種連哲學家們做夢也沒有想到過的存在,那就是我們這個現(xiàn)代的世界?!蹦憧此呛蔚鹊能P躇滿志!看來,新世界所進行的這場最革命的革命,怕是創(chuàng)造了一個人間的極樂世界吧?不過,讀了本書我們的印象卻遠遠不是這樣。在這里的人讓我們感到陌生了,不可理解了,甚至厭惡了。低種姓人幾十幾百人同一個面孔,同一套服裝,大多干同一個體力工種。下班之后就像蛆蟲一樣到處拱來拱去。正如總統(tǒng)所說,這些人是新世界社會冰山的水下部分,占了人口的絕大多數(shù),卻沒有任何社會地位。他們就是柏拉圖的理想國或莫爾的烏托邦里的奴隸,不過是優(yōu)秀的奴隸,最為馴服,永遠心滿意足,永遠不會反抗的奴隸。那么高種姓的人怎么樣呢?他們的日子過得也并不美妙。先看女人。列寧娜是個比塔減,長得特別漂亮,在電梯里見到她的人都喜歡跟她打招呼,因為她跟他們都上過床。這在新世界雖是正?,F(xiàn)象,她卻借此陪高職位的人去這里旅游,那里度假。她愿意跟伯納去印第安保留地,除了真喜歡他,還因為他是阿爾法加,是少數(shù)幾個有資格去保留地的人之一。她去印第安村兩三天,唆麻假便度了18個小時,對于那兒其實所知很少。但回到倫敦后卻也成了名人,到處講演,得意非凡。她發(fā)現(xiàn)野蠻人愛上了她,立即脫衣服,要跟他上床,野蠻人卻嚇了一大跳,感到幻滅,憤怒,罵她是娼妓,婊子。野蠻人到隱居地不久,她得到了消息,便跟了去,弄得野蠻人在懺悔之中自殺死去。在我們看來,她在工作以外不過是個交際花,淺薄、庸俗、空虛、無聊。琳妲也是個比塔減,20多年前原是現(xiàn)在的孕育與條件設置中心主任的女朋友。那時兩人一起去印第安保留地旅游,她卻因外出遇見特大風暴,掉到山谷中,和男朋友失散,便留在了那里,過起原始的生活,生下了她與那男朋友的孩子。她除了會新世界的胎孕員工作,什么都不會。在印第安村受到了種種歧視。尤其是因為她堅持新世界的習慣,跟任何男人都上床,遭到婦女們的妒忌和仇恨,甚至毆打。20多年后她被伯納帶回了倫敦。在印第安保留地時她非常向往倫敦,來到倫敦后卻什么都不感興趣,一心只想度唆麻假。醫(yī)生滿足了她的要求,不斷供應。野蠻人(她的兒子)擔心會影響她的健康,醫(yī)生卻不以為然,理由是她在唆麻假里的日月很長,比清醒時的壽命還長多了。唆麻的幻覺給了她充分的滿足(包括了跟情夫波培的性滿足),然后在昏沉里中了唆麻毒,死去了。在我們看來,她的生活比列寧娜更庸俗、空虛甚至可恥。這就是新世界里的婦女的典型人物,其他婦女也大體類似?,F(xiàn)在來看男人。伯納是阿爾法加,最優(yōu)秀的品種,睡眠教育專家,業(yè)務挺棒。大約因為在胚胎期受到了酒精刺激,比他同種姓的阿爾法人個子小了一些,長相也差了一些,因此感到自己被看做局外人,便也以局外人自居,心懷不滿;同時渴望著自由,不愿成為集體的一部分。他到了印第安保留地,抓住了他上司的把柄,把野蠻人母子弄到了倫敦,斗垮了上司,取得了勝利,成了社會名人。他便從此得意揚揚,覺得自己偉大,到處出頭露面,以要人自居,順便也占點便宜。他得意時好吹牛,失意時卻懊悔,自怨自艾。野蠻人拒絕參加他的派對,他雖然接受了他的解釋,仍然心懷不滿,要想報復,原因是別的人他不敢報復,卻可以報復野蠻人。赫姆霍爾茲不計較他的糟糕表現(xiàn),他一面感謝,一面也心懷不滿,因為覺得赫姆霍爾茲居高臨下,傷了他的自尊心。他的朋友野蠻人干預唆麻問題,他怕?lián)上?,躲到一旁,卻終于被算成肇事者。聽說要受到處分,他又急忙跪倒在地,痛哭流涕,把責任都推到朋友身上,乞求總統(tǒng)寬恕,卻仍然逃不掉被送到海島去的命運。乍看去,他就是這么樣一個卑劣、自私,沒有骨氣,沒有是非,沒有人樣的家伙。可是這種評價可是委屈了他。這是他的條件設置和睡眠教育培養(yǎng)的結(jié)果。新世界有一條規(guī)定:“智力和工作是成年人,感情和欲望是孩子?!辈{身上所反映的正是這一條規(guī)定的成績。他的這些表現(xiàn)其實像個孩子。列寧娜和琳妲也都一樣。我們瞧不起她們其實也是委屈她們了。只有赫姆霍爾茲似乎是個例外,他也許像伯納一樣在某個程序上出了問題,那條規(guī)定沒有起到足夠的作用,惹出了麻煩。赫姆霍爾茲也是阿爾法加,是情緒工程學院的講師,英俊漂亮,非常能干(缺點是“過分能干”),人緣很好,姑娘們都追求他。智力過高對于他所產(chǎn)生的影響跟生理缺陷對伯納·馬克思所產(chǎn)生的影響一樣,都是孤獨。他渴望自由,不想單純是社會的一部分;也渴望體會到真正的感情激動,從中吸取營養(yǎng),寫出真正的好作品來。他因為想教學生學會寫順口溜的訣竅,引用了自己的一首創(chuàng)作,卻被學生打了小報告,弄得很尷尬。他在唆麻事件里參加了打架,他激動,狂喜,高叫,“終于自由了”,“終于做了人了”。他也被趕到海島上去了。不過,他比伯納強多了,他沒有乞求憐憫,而是選擇到氣候最惡劣的地方去。這不是豪言壯語,而是在選擇自己“充軍”的地方,說不定要在那里過一輩子,真有幾分悲壯。但是在其他方面他仍舊是個循規(guī)蹈矩的人。實際上他這個特例就會在那海島上悄悄消失,不能夠撼動新世界的一分一毫。這就是新世界的高種姓人。他(她)們個人品質(zhì)各有差異,命運卻都相同,在集權(quán)主義之下過著白領奴隸的日子——從靈魂到肉體都被命定了怎么過的白領奴隸。新世界的口號是“社會、本分、穩(wěn)定”。為了社會的穩(wěn)定,人人要盡本分,其他的一律成了犧牲。傳統(tǒng)文化沒有了,書籍被限制了,科學被限制了,家庭沒有了,父母兄弟姐妹沒有了,愛情沒有了,親情沒有了,友情沒有了,人情沒有了,連花朵也沒有了,大自然也沒有了。人們除了上班就只知道吃喝玩樂,聽色唆風音樂,看感官電影,打電磁高爾夫,玩汪汪狗崽離心球,煩惱了就吞唆麻,高職位的男人帶著漂亮女人去旅游。社會、本分和穩(wěn)定霸占了人的一切,抹殺了人的一切。難怪作者要在書前引用尼古拉斯·貝加葉夫那句話:“一個新的世紀也許可能開始,那時知識分子和有教養(yǎng)的階層會夢想著以種種方式逃避烏托邦,返回非烏托邦的社會——那兒并不那么‘完美’,卻更自由?!泵鎸@樣的實際我們還能說,“人類是多么美麗!啊,美妙的新世界,有這么出色的人物”嗎?作者赫胥黎在序言里說,人們被給予了自由意志,不過是讓他們在混沌與瘋狂之間進行選擇罷了。這不僅是說的那個新世界,也是說的他當時的現(xiàn)實社會。作者是把這書稱做寓言的。他提出了一個尖銳的帶哲學意味的問題:一切物質(zhì)欲望都滿足之后人是否就幸福了?他在序言里指出了另外一條路:一個清醒的社會。他說:在那個社會里宗教是對于人類終極問題的自覺的、理性的追求,是對于遍及宇宙萬物的“道”、“理體”、高超的“神性”或是“梵天”的統(tǒng)攝全局的知識的追求。生活的壓倒的哲學應該是一種高級的功利主義,其中最大快樂原則須從屬于終極目的原則。他的這種“高級功利主義”的理想是否能夠解決問題還很難說,但是有一個道理卻不會錯:幸??偸桥c精神生活分不開的。物質(zhì)生活固然重要,但忽視了精神生活,忽視了人的高貴情操和品德的培養(yǎng),那個社會里的人絕不可能真正幸福。新世界就是一個生動的例子。這在當前我國“錢越來越多,人越來越壞”的現(xiàn)象日益嚴重的情況下,很值得讀者深思。本書在當時是頗為前衛(wèi)的。它吸取了那時的許多新思想。較早的有達爾文的進化理論,物競天擇理論,遺傳學里的優(yōu)生學理論,劣生學(dysgenics)理論,生物化學里的許多設想;其后有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論,潛意識理論;巴甫洛夫的條件反射理論;薩特的存在主義的存在荒謬和反理性的理論;凱因斯的社會總體消費與生產(chǎn)能力關系的理論。在寫作手法上常使用空間的閃回變換來表現(xiàn)幾個事件的同時發(fā)生。這種時空變換能夠創(chuàng)造出特殊的效果,但也容易讓人理不清頭緒。其中較為突出的是第三章里的后半部分。那里有三組人同時在不同地方活動:在一個地方總統(tǒng)在對學生們演說(其間還夾雜了幼兒園的同時活動);在另一個地方列寧娜在和范尼談話;在第三個地方亨利·福斯特在和條件預定室主任談話(被伯納偷聽到了)。敘述在三組人之間頻繁反復地閃回,有時一組只出現(xiàn)一兩句話。這樣的閃動,是很容易造成讀者的混亂的。為了理清頭緒,不使讀者迷惑,譯者將三組對話分行相隔,加以區(qū)別,敬請注意。本書是把美國的汽車大王亨利·福特當做神來寫的,含有一些嘲弄的意味。不過,在美國,亨利·福特的故事確實有點像神話。一個農(nóng)村的孩子,16歲進城學手藝,后來竟然自己裝配了汽車,發(fā)展成了龐大的幾乎無所不包的汽車托拉斯,大大推動了美國的產(chǎn)業(yè)革命,改變了美國社會的結(jié)構(gòu),也的確很了不起。1896年他試制出了他的第一部汽車,1908年他生產(chǎn)出了他的第一部T型汽車。1913年他對生產(chǎn)進行了準確細致的分工,建立了第一條汽車生產(chǎn)流水線,成功地組織了大規(guī)模生產(chǎn)。這種流水線起初只在一個廠里進行,后來便遍及于整個福特托拉斯在各地的大小工廠車間,其規(guī)模和效益之宏大達到了驚人的程度。到了1927年,福特汽車托拉斯的鐵礦砂早上八點從外地進入工廠,28小時后便已變成汽車。1914年他建立了八小時工作制,把工人最低工資從每天二.三四元猛然提高到每天五元,超出了一倍。工時從每天九小時減少為每天八小時,建立了每日三班工作制。兩者都大大提高了工人積極性和工作效率。同時逐漸降低汽車售價,1927年從500多元降低到了290元,比六折還低。工人兩個月的最低工資就可以買一部福特汽車。這不但擴展了汽車市場,也為人類大大地造了福。他的T型車出產(chǎn)19年,共售出了1900萬輛,占全世界汽車產(chǎn)量的一半以上。T型車帶來了普通人生活的巨大變化。農(nóng)民不再與城市隔絕,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隨之急劇發(fā)展。T型車成了社會經(jīng)濟的支柱,把美國變成了“車輪上的國家”。1863年福特離開農(nóng)村到底特律時,美國人八個人里有五個住在鄉(xiāng)下,到福特83歲去世時美國人八個人里有五個住在城里。對于這個變化,福特的汽車和流水線生產(chǎn)是有很大貢獻的。難怪在那時的美國人心里福特是個神話。也正因此,作者才把福特寫成救世主,把他的T型車出產(chǎn)的那年1908年定在了“福帝元年”,雖然對新世界人略帶了些諷刺意味。寫小說,角色的姓和名原可以信手拈來,讀者一般也不會怎么注意。但本書作者使用姓名卻值得考究一番。他喜歡使用當時(20世紀二三十年代)的風云人物的姓和名。其中有美國總統(tǒng)、美國財閥,還有蘇聯(lián)、德國、意大利、土耳其等國的名人,還有古人。例如男主角叫伯納·馬克思,有了蕭伯納和馬克思兩人的名和姓(書里還有個醫(yī)生,也姓蕭)。有個技術(shù)員叫亨利·福斯特。亨利是汽車大王亨利·福特的名字;福斯特是那時美國共產(chǎn)黨中央的主席威廉·福斯特的姓。還有個角色叫埃澤爾,而埃澤爾是亨利·福特的兒子,也是當時福特公司的一種名牌車的名字。還有個角色叫本尼托·胡佛,他的姓胡佛與當時的美國總統(tǒng)赫伯特·胡佛相同;名字又與當時的意大利總理、法西斯頭子本尼托·墨索里尼相同。書里另有一個人又叫赫伯特·巴枯寧。赫伯特是上述美國總統(tǒng)胡佛的名字,巴枯寧又是俄國著名的無政府主義者米哈依爾·亞歷山大洛維奇·巴枯寧的姓。書里有三個女性分別叫列寧娜、薩柔季尼·恩格斯和伯麗·托洛茨基。而列寧、恩格斯和托洛茨基都是共產(chǎn)主義運動的領袖人物。還有兩個女性叫摩爾根娜·羅斯柴爾德和梅隆,而摩爾根(又譯摩根)、羅斯柴爾德和梅隆又是當時左右著美國經(jīng)濟命脈的三大財閥的姓。(還有一個著名的民族學家,原始社會史學家,也叫路易·亨利·摩爾根,恩格斯的《家庭、私有制和國家的起源》就曾大量參考過這個摩爾根的著作。)有些人的名字雖較隱蔽卻也可以看出是名人的姓或名。如:書中的總統(tǒng)叫穆斯塔法·蒙德,而當時土耳其的首任總統(tǒng)阿塔土爾其·凱末爾(又譯基馬爾)另有一個名字就叫穆斯塔法·凱末爾。書里還有個婦女叫克拉拉·笛特仃,令人聯(lián)想到第二國際左派女領袖德國的克拉拉·蔡特金。(汽車大王亨利·福特的妻子也叫克拉拉。)還有些是歷史人物的名字,如書里的讓·雅克·哈比布拉的名字讓·雅克是法國啟蒙運動思想家讓·雅克·盧梭的名字。而達爾文·波拿巴特則是生物學家查爾士·達爾文的姓和拿破侖·波拿巴特的姓合成的。實際上這種與名人相同的姓名占了書中人物姓名的絕大部分,作者顯然是故意使用的。但從角色看,這些姓和名又并無影射或其他含義,所以譯者也就按照傳統(tǒng)譯法譯出,并沒有回避或隱諱,保留了原作行文上的這點俏皮。阿·赫胥黎在本書出版后30年的1972年寫了一篇散文,頗有名氣,叫《重訪美妙的新世界》。內(nèi)容有好些與他1947年為本書寫的序言相同,如本書忽略了原子能,真正的革命是人的心智與體質(zhì)的革命,優(yōu)生學和劣生學,睡眠教育等。然后生發(fā)開去,談到了人類的前景,認為民族主義是20世紀全世界人類的宗教,無論你信仰什么,基督教也好,天主教也好,回教也好,佛教也好,儒家思想也好,民族主義都同樣促使你去殺人和被殺,而且在兩三百年內(nèi)還會如此。他還談到朝鮮戰(zhàn)爭,對中國對戰(zhàn)俘的“洗腦”感到驚訝;又花了大量篇幅談麻醉劑。全文較長,很大一部分又與本書關系不大,沒有譯出。

作者簡介

暫缺《美妙的新世界》作者簡介

圖書目錄

暫缺《美妙的新世界》目錄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talentonion.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