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紀80年代初以來,生產上使用的農藥品種發(fā)生了很大變化,一些高殘留(如六六六、DDT等)、劇毒(如一零五九等)、有三效作用(致癌、致畸、致突變的農藥和殺蟲瞇等)被停止使用而退出了市場,曾在化學防治中扮演主要角色的一些劇素養(yǎng)或高素養(yǎng)、廣譜的有機磷農藥,如甲胺磷、甲基一六零五、一六久效磷等現(xiàn)在也已被國家限量生產,二三年后停止使用。而一些高效、低毒、安全的新呂種、新劑型、新混劑不斷涌現(xiàn),施藥機械和施藥技術也不斷更新。由于農藥品種每,一種農藥可能會防治多種病、蟲、草害,而某一種病、蟲、草害雙可以用多種農藥來防治;不同藥劑之間盲目混用、或不合理的前后交替使用,可能達不到防治效果,甚至產生藥害;中國幅員遼闊,不同地區(qū)的自然生態(tài)條件差別極大,同一種農藥在不同的生態(tài)區(qū)防治同一種病蟲草害,用藥量可能相差好幾倍。廣大植保、農機人員和農民很需要了解不同農藥的性能和使用方法,以便有效防治病蟲草害。為此,我們編寫這本《常用農紅使用簡明筆冊》,特點是面向農業(yè)生產,突出應用技術,力求簡明實用。為了便于農民準確地掌握農藥劑量,本書的面積單位仍然使用“畝”(畝為非法定計量單位,15畝=1公頃),請讀者諒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