賀賢土:中國科學院士。1937年9月28日生,祖籍浙江鎮(zhèn)海。1954年鎮(zhèn)海中學(原辛成中學)畢業(yè)后,求學于寧波一中。1957年考入浙江大學物理系理論物理專業(yè)。1962年畢業(yè)后進入中國工程物理研究院(前身為二機部九院),在北京應用物理與計算數學研究所(前身為九院九所)工作。1986年6月至1987年11月任美國馬里蘭大學物理系訪問科學家和物理科學與技術研究所高級研究員,1987年11-12日任比利時自由大學訪問教授并講學。1988年-1997年先后任研究所科技委員會副主任、副所長(1991年起)。1995年起,中國科學院院士。1996年-2001年,國家863計劃慣性約束聚變主題首席科學家。現任中國科學院學部主席團成員和執(zhí)行委員會成員、中國科學院數理學部主任;中國工程物理研究院專家委員會委員、研究員、博士生導師;863計劃領域委員會委員;浙江大學理學院院長、寧波職業(yè)技術學院院長;總裝備部科技委兼職委員、國家自然科學獎審委員會委員、四川省科學顧問組成員、高功率激光物理國家重點實驗室學術委員會主任等職。長期從事核武器物理、核理聚變與等離子體物理、理論物理專業(yè)研究。在原子彈、氫彈和中子彈的物理研究與設計以及核武器物理實驗室模擬研究中做了大量開拓性工作,作出了重要貢獻;在慣性約束聚變研究方面,曾作為首席科學家組織領導了我國這一領域的研究工作,取得了很多重大成果,建立了我國獨立自主的研究體系;在基礎研究方面,主要進行高能量密度物理、非平衡統(tǒng)計物理、非線性等離子體物理、激光核聚變有關問題、非線性科學中斑圖(Pattern)競爭與時空混沌等研究工作。發(fā)表了120多篇科技論文,并在國際上作大會邀請報告多鎰,并多次擔任有關國際會議的主席、合作主席和科學顧問委員會成員。獲國家自然科學獎二等獎一項,國家科技進步獎一等、二等獎各一項,部委級獎七項。2000年獲何染何利獎;2001年獲國家八六三計劃突出貢獻先進個人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