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從企業(yè)用人,經濟情報,商勢,商戰(zhàn),變通,企業(yè)合作,商場競爭,企業(yè)形象,顧客攻心,團體精神,決策,商機,策劃等方面入手,以現(xiàn)代商戰(zhàn)的實際案例為基礎,結合《孫子兵法》的精華理論,揭示了《孫子兵法》與現(xiàn)代商戰(zhàn)韜略之間的奧妙所在。相信每一位讀者都能從此書中找到自己所需的經驗及該吸取的教訓?!秾O子兵法》是中國古典軍事文化遺產中的璀璨瑰寶,是中國優(yōu)秀文化傳統(tǒng)的重要組成部分。其內容博大精深,思想精邃富贍,邏輯縝密嚴謹。作者為春秋時期偉大軍事家孫武,大約成書于春秋末年。該書自問世以來,對中國古代軍事學術的發(fā)展產生了巨大而深遠的影響,被人們尊奉為“兵經”、“百世談兵之祖”。歷代兵學家、軍事家無不從中汲取養(yǎng)料,用于指導戰(zhàn)爭實踐和發(fā)展軍事理論。三國時著名的政治家、軍事家曹操第一個為《孫子兵法》作了系統(tǒng)的注解,為后人研究運用《孫子兵法》打開了方便之門。《孫子兵法》不僅是中國的謀略保庫,在世界上也久負盛名。8世紀傳入日本,18世紀傳入歐洲?,F(xiàn)今已翻譯成29種文字,在世界上廣為流傳。英國著名軍事理論家利德爾.哈特向人透露:他的軍事著作中所闡述的觀點,其實在2500年前的《孫子兵法》中就可以找到。他也確實對孫武及其著作深感興趣,不僅為《孫子兵法》英譯本作序,還在自己的得意之作《戰(zhàn)略論》前面大段引述孫武的格言。1991年的海灣戰(zhàn)爭中,美國海軍陸戰(zhàn)隊軍官都奉命攜帶一本《孫子兵法》,以便在戰(zhàn)場上閱讀。《孫子兵法》歷代都有著錄。1972年4月山東省臨沂縣銀雀山漢墓出土的竹書《孫子兵法》為迄今最早的傳世本,可惜為殘簡,不能窺其全貌?,F(xiàn)存重要的版本為南宋寧宗時所刻《十一家注孫子》,宋刻與宋抄《武經七書》本,其中宋本《十一家注孫子》經清代孫星衍校定考辯后,成了近世流傳最廣,影響最大,最敷實用的讀本。本電子版《孫子兵法》根據(jù)袁閭琨、張文才主編,遼寧人民出版社2000年1月出版的《中國兵書十大名典·孫子》掃校(遼版社《孫子》選用的是中華書局1961年出版的影印宋本《十一家注孫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