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教育本是一個只要有人存在就必須謹慎對待、認真思考的話題,因為它關系到人們自身和子代的人格完善,進而關系到一個國家甚至整個世界的發(fā)展前景。但是,或許是當代中國人普遍感受到競爭壓力的逐日增大,或許是其他的原因,毋庸諱言的是,道德教育在當代中國現實教育中和人們心目中所占的實際分量,較之智育甚至體育的分量都要小得多。由此而產生了一個容回避的消極后果:由于極少數人的道德淪落,導致絕大多數中國的人做人成本增加。在這種大背景下,關于道德教育的研究與實踐現在正遇到的前所未有的挑戰(zhàn)與機遇。就中國道德教育界而言,許多學者和實踐者也在積極探討如何有效提高當代中國道德教育的實效性這一時代課題。通過多年的探索與研究,許多人都將目光轉向生活德育,致使生活德育在當代中國德育界成為一個幾乎人人都知曉、個個都能說上幾句的話題。在這一背景下,為了盡可能地凸顯本書的研究旨趣與一點新意,《德化的生活:生活德育模式的理論探索與應用研究 》提出要用三元取向——心理學、文化學和教育學——的眼光來系統(tǒng)審視生活德育,以使生活德育真正生長在中國人自己的文化土壤之上,遵循心理學規(guī)律和教育學規(guī)律而茁壯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