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論文集選收論文22篇,分民族理論、歷史文化、人物評論3部分。第一部分民族理論,代表性論文《馬克思主義民族理論的豐碑》,論文以當時民族理論界少有論及的獨特視角,提示正是中國共產黨確立民族平等、民族團結的基本原則,徹底擯棄“蠻”、“夷”等封建社會對少數民族的侮稱,而正式以“漢族”、“少數民族”這兩大稱謂指稱中華各民族。作為黨的主要領袖的毛澤東本人,則以其對中國歷史的精熟,深刻體認中國是由各民族共同締造的統(tǒng)一的多民族國家,從而奠定了中國共產黨民族理論民族政策的思想理論基礎。第二部分歷史文化,《伊斯蘭教在青海的傳播和發(fā)展》,從縱向上首次比較全面系統(tǒng)地考述了伊斯蘭教在河湟次第傳播的過程,介紹了青海伊斯蘭教的基本情況。第三部分人物評論,對曾經遭受貶斥甚或否定的歷史人物蘇四十三、白彥虎和馬麒,堅持歷史唯物主義和辯證唯物主義觀點,運用對待復雜、特殊歷史人物的二重性和階段論方法,以翔實的史料,實事求是地予以客觀公平的評價,引起了回族伊斯蘭教相關學術界和一定社會范圍的關注及較好的社會反響。附收散文詩作數題系反映治學和抒發(fā)情致的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