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庫提要辨證》全書四百九十篇,其中經部六十一篇,史部一百八篇,子部二百十七篇,集部一百三篇,可以說他關注的重點,是在子、史二部,與清人的偏重經學小學有所不同。從所涉時代來看,包括了從上古到清代的各個時期,但以宋人著作為最多,達230種,接近全書的一半。凡此均可看出作者在博通中有所專擅的方面?!端膸焯嵋孀C》所涉博大精深,對近五百種書中的各種復雜難解的問題,作出了精當科學的解析。所涉如一書作者之歸屬、成書之始末、內容之分合、流傳之完殘、傳本之真?zhèn)蔚?,都有很具體的指正和發(fā)明。應該說,《四庫提要》中帶有明確的傾向性的偏失是很明顯的,如以漢學正統(tǒng)之立場貶抑宋學,對西學一知半解地輕率譏評等,批評較為容易,余先生對此雖所見十分明切,但因議論可因所見不同而發(fā)揮,毋庸逐一討論或批評,故一般較少計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