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人文社科哲學哲學理論人性論(上下冊)

人性論(上下冊)

人性論(上下冊)

定 價:¥37.90

作 者: (英)休謨 著,關文運 譯
出版社: 商務印書館
叢編項: 漢譯世界學術名著叢書
標 簽: 理論

ISBN: 9787100022941 出版時間: 1997-02-01 包裝: 膠版紙
開本: 大32開 頁數: 783 字數:  

內容簡介

  本書是十八世紀英國唯心主義哲學家、懷疑論者休謨的重要哲學著作。他認為一切科學都與人性有關,對人性的研究應是一切科學的基礎。本書試圖通過對人性的研究來揭示制約人的理智、情感和道德行為的準則。全書分三卷,第一卷論知性,第二卷論情感,第三卷道德學。

作者簡介

  大衛(wèi)·休謨(David Hume,1711年4月26日-1776年8月25日),蘇格蘭哲學家,出生于愛丁堡,與約翰·洛克(John Locke)及柏克萊(George Berkeley)并稱三大英國經驗主義者。其特點在于重視從“生活經驗”中提煉出哲學觀點,如“知識來源于印象而非理性”,認為沒有事實可由先驗(a priori)方法被證明。盧梭等后世學人深受其影響??档乱嗑C合他同理性主義哲學家的觀點創(chuàng)建起“正反合”的理論。 11歲進入愛丁堡大學,18歲專攻哲學,21歲出版“人性論”。1734前往法國進修,48年出使維也納和都靈。1749回到家鄉(xiāng) 1763年任駐法使館秘書;1765年升任使館代辦。1767~1768年任副國務大臣。1769年8月退休返愛丁堡。謨的主要著作有《人性論》 、《道德和政治論說文集》、《人類理解研究》、《道德原理探究》、《宗教的自然史》、《自然宗教對話錄》、《自凱撒入侵至1688年革命的英國史》(6卷)等。哲學思想 休謨生活在英國資產階級“光榮革命”結束到產業(yè)革命開始的社會變革的時代。這時,英國資產階級已經成為統(tǒng)治階級的一部分,它繼續(xù)維持同貴族的聯盟以加強對勞動人民的統(tǒng)治,與此同時,迅速成長壯大起來的工商業(yè)資產階級要求對這個聯盟內部的關系作有利于本階級的調整,并繼續(xù)反對封建復辟勢力。這時,資產階級的進步性和保守性交織在一起。作為這個階級思想的代表人物的休謨,貫徹經驗論觀點,提出了以動搖于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之間的懷疑論為特色的哲學體系。

圖書目錄

引論
第一卷 論知性
第一章 論觀念、它們的起源、組合、抽象、聯系等
第一節(jié) 論人類觀念的起源
第二節(jié) 題目的劃分
第三節(jié) 論記憶觀念和想像觀念
第四節(jié) 論觀念間的聯系或聯結
第五節(jié) 論關系
第六節(jié) 論樣態(tài)和實體
第七節(jié) 論抽象觀念
第二章 論空間和時間觀念
第一節(jié) 論空間和時間觀念的無限可分性
第二節(jié) 論空間和時間的無限可分性
第三節(jié) 論空間觀念和時間觀念的其他性質
第四節(jié) 對反駁的答復
第五節(jié) 對反駁的答復
第六節(jié) 論存在觀念和外界存在觀念
第三章 論知識和既然推理
第一節(jié) 論知識
第二節(jié) 論既然推斷,并論因果觀念
第三節(jié) 為什么一個原因永遠是必然的
第四節(jié) 論因果推理的組成部分
第五節(jié) 論感官印象和記憶印象
第六節(jié) 論從印象到觀念的推斷
第七節(jié) 論觀念或信念的本性
第八節(jié) 論信念的原因
第九節(jié) 論其他關系和其他習慣的效果
第十節(jié) 論信念的影響
第十一節(jié) 論原因和既然性
第十三節(jié) 論非哲學的既然性推斷
第十四節(jié) 論必然聯系的觀念
第十五節(jié) 判斷原因和結果所依據的原因
第十六節(jié) 論動物的理性
第四章 論懷疑主義哲學體系和其他哲學體系
第一節(jié) 論理性方面的懷疑主義
第二節(jié) 論感官司方面的懷疑主義
第三節(jié) 論古代哲學
第四節(jié) 論近代哲學
第五節(jié) 論靈魂的非特質性
第六節(jié) 論人格同一性
第七節(jié) 本卷的結論
第二卷 論情感
第一章 論驕傲與謙卑
第一節(jié) 題目的劃分
第二節(jié) 論驕傲與謙卑,它們的對象和它們的原因
第三節(jié) 這些對象和原因是從哪里來的
第四節(jié) 論印象和原因是從哪里來的
第五節(jié) 論這些關系對驕傲與謙卑的影響
第六節(jié) 這個體系的限制
第七節(jié) 論惡與德
第八節(jié) 論美與丑
第九節(jié) 論外在的有利條件與不利條件
第十節(jié) 論財產權與財富……
第二章 論愛與恨
第三章 論意志與直接情感
第三卷 道德學
第一章 德與惡總論
第二章 論正義與非義
第四章 論其他的德與惡
附錄
索引
作者生平和著作年表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 www.talentonion.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