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wǎng)-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科學技術工業(yè)技術無線電電子學、電信技術場的哲學:隨時隨地通訊的藝術

場的哲學:隨時隨地通訊的藝術

場的哲學:隨時隨地通訊的藝術

定 價:¥38.00

作 者: (日)山本圭吾 著,曹馳驍,榮曉佳 漢譯,(日)松井由佳 英譯
出版社: 湖南大學出版社
叢編項:
標 簽: 外國哲學

ISBN: 9787810539104 出版時間: 2005-07-01 包裝: 銅版紙
開本: 大16開 頁數(shù): 62 字數(shù):  

內容簡介

  就像報紙、雜志等媒體無處不在一樣,電腦了已經被應用于日常生活的各種場合。這個遠處不在的電腦世界已成為藝術表現(xiàn)的媒體,帶著強烈的感性開拓著新的領域。這次我們使用在隨時隨地的通訊的手段中最發(fā)達的移動電話和互聯(lián)網(wǎng),在以下3個部分中做藝術表現(xiàn)的嘗試。我們以“門”作為副標題,“門”有很多特質。它將精神里的假想世界和我們生活的現(xiàn)實相區(qū)分,相鏈接,它就像存在于虛擬空間和現(xiàn)實之間的一扇窗戶。隨著信息化傳送時間的0秒化,如何支配空間,假想世界和現(xiàn)實之間又存在著什么樣的關系和意義?在那時,會遇到什么,會發(fā)現(xiàn)什么,會聽到什么,可能誕生什么機關報新的藝術?這就是我們想探尋的。

作者簡介

  山本圭吾,1936年2月4日生于日本福井縣(常駐福井和京都),1968年開始以錄像為媒體的藝術創(chuàng)作。1971年開始制作觀眾參加型(互動型)映像裝置藝術,同時開始了對“通訊和藝術的關系”的探索。1975年在第13屆圣保羅藝術雙年展上展出了以使用人造衛(wèi)星為前提的映像游戲作品。在1977年被稱之為美術界的奧林匹克的“DOCUMENTA6”(西德),1982年第四屆悉尼藝術雙年展,1987年“DOCUMENTA8”中被聘為映像部門國際選考委員(10名)。1989年在“紙與電子媒體展”中發(fā)表“連畫系列”,1990年發(fā)表了世界首次國際IDSN“日法網(wǎng)絡藝術”,1992年在DOCUMENTA9中發(fā)表了“InternationalMobileElectronicCafe”,1993年作為日本專場的導演以作品“CasiniContainer”參加了第45屆威尼斯藝術雙年展。作品還在1995年第一屆光州藝術雙年展等世界一流的國際展中被特邀出展。他不斷的開創(chuàng)著“網(wǎng)絡聲音裝置藝術”“通訊圖形樂譜”“通訊共享繪畫”“全景連畫”等全新的領域。

圖書目錄

1 概論
1.1 隨時隨地通訊的藝術時代
1.2 場的哲學化
1.3 隨時隨地通訊的藝術
1.4 為什么選擇使用移動電話
1.5 移動電話——由鏈接產生的功能擴張
2 作品
2.1 拔河
2.2 傘的影子
2.3 水滴
2.4 飄帶
2.5 水
3 構成
3.1 讓兩個會場的映像相遇的上映方法
3.2 影子的表現(xiàn)流程
3.3 總流程圖
3.4 控制中心場景
3.5 為什么選擇福井市美術館的入口天頂
4 通信連畫
4.1 通信連畫
4.2 通訊連歌連畫部門
4.3 “人影”和“場”的關系
5 思考和企劃
5.1 關于隨時隨地通訊的思考和企劃
5.2 參加本次展覽會的藝術家
5.3 “場的哲學”展覽會
后記
作者簡歷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talentonion.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