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穎在本科、碩士階段是學中文的,師從哈爾濱師范大學傅道彬教授,專攻先秦文學,后來攻讀博士學位,又隨我學習先秦史。雖然文史不分家,兩家所運用的文獻也基本相通,但先秦文學和先秦史畢竟是兩門學科,它們之間有一定距離。她為完成跨學科學習任務,需要花較多精力補課,提高史學素養(yǎng),為此,她付出了"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的毅力,按時完成了學業(yè),并撰成這篇論文。在論文通過后經過兩年的積淀和思考,再三修改,今天得以付梓。作為女性,可以想見,她所使出的辛勞勁頭是不言而喻的。 《詩經》學是歷史悠久的傳統(tǒng)學科,今天后學要攀登《詩經》學的前沿,走一條創(chuàng)新之路談何容易?不過,從一部《詩經》學史來看,《詩經》學研究也是隨著時代的前進步伐,帶來許多新話題,印上時代發(fā)展的烙印,它就像其他傳統(tǒng)學科一樣,同樣存在著一個常學常新的問題。正是基于這一認識,本書作者以《(詩經)"變風變雅"考論》為選題,試圖從史學角度來拓展《詩經》研究的視野,力求做到不僅關注它的文學美,而且還要發(fā)掘它的史學價值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