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領群體得以辨識,不僅在于消費“物口”,還在于其消費和生產“文化”。他們所消費的文化多半是速食的。白領所生產的文化大體也不是有厚重歷史感的。在傳統形態(tài)中,人們熱愛文化,獻身于文化,或詛咒文化,拒絕文化。但除了中世紀的僧侶階層外,很少有某個群體消費文化,而白領群體竟然以自己的趣味消費起文化來了!不僅如此,他們還在生產文化?,F在都市中流行的公眾媒體,即例不全盤是白領所消費的,哪一種不由白領所生產呢?對于白領文化,兩種截然不同的看法對立著。一種看法是,白領階段層其實并沒有什么實際的文化,白領從不給社會創(chuàng)造什么文化,而是社會為其提供文化的碎片而已。另一種看法截然相反,以為白領文化的速食性,就是文化本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