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當你在祖國大地上愉快地旅游時,眼前那金碧輝煌、雕梁畫棟的座座寺院,或是聳立于層巒疊嶂的高山之巔,或是隱約偶露于郁郁蒼松古柏叢內,或是以古樸秀美的古建筑,展現(xiàn)在高樓櫛比的鬧市區(qū)中,或許“江山留勝跡,我輩復登臨”之感會油然而生,并進而對它們的由來與歷史價值作一番思索。此時一些疑問自然浮現(xiàn)在腦海,諸如佛教講些什么?和尚為什么要出家?寺院有組織管理制度嗎?大寺的領導人為什么叫方丈 ?我國的佛教名山有哪些?佛教旅游看什么?等等……本書正是為了解決這些疑問而寫的。<br>本書章節(jié)包括“中國佛寺的興建與佛法東傳”、“殿堂與佛像的設置”、“寺院制度”、“僧人生活”、“佛教旅游”等。其中“佛教旅游”包括“寺院游覽須知”、“寺院游覽趣話”、“佛教旅游項目的開拓”、“名山祖庭導游”“各宗祖庭縱覽”等內容。附錄介紹一些佛教供具,如幡、長明燈、香爐等。<br>“我國古代許多僧徒們艱苦創(chuàng)業(yè),辛勤勞作,精心管理,開創(chuàng)了田連阡陌,樹木參天,環(huán)境幽靜,風景優(yōu)美的一座座古剎大寺,裝點了我國錦繡河山”(趙樸初《中國佛協(xié)三十年》)。<br>正是這樣,普陀、五臺、峨眉、九華……,一座座名山,白馬、棲霞、玄中、國清、靈隱、育王、天童、東林……,數不完的古剎,于幽雅靜謐的環(huán)境之中,鐘聲破曉,梵唄悠揚,引來無數文人雅士,游子騷客,又留下一系列人文景觀。海內外香客與游人在上山入寺游覽觀光的同時,手握一本《名山古剎漫游》,或許會對祖國的歷史文化遺產及佛教知識增加一份了解;又或許你只是坐在家中捧著《名山古剎漫游》對錦繡河山作一次神游。若能如此,豈不快哉?。糱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