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qū)競合,宛如牌局。信息化、全球化、區(qū)域化浪潮,特別是中國加入WTO、長江三角洲區(qū)域經濟的崛起、東亞金融危機、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qū)的建立等一系列事件,重洗了珠江三角洲區(qū)域經濟這局牌,改變了珠江三角洲在中國經濟版圖的相對地位以及珠江三角洲內部港、深、穗等玩家之間的力量對比。曾經以打經濟“特”牌取勝的深圳,如何打好這局新牌?是值得深圳人民深思的戰(zhàn)略問題,也是所有關心深圳的人們關注的問題。胡振國的《深港合作新趨勢》一書以深港經濟合作和深港經濟圈為“局”,比較透徹地分析了深港牌局的形勢與機緣,提出打好金融牌、物流牌、高新技術產業(yè)牌、制造牌、教育牌、服務牌和旅游牌等,將港深之間“取代式”、“融合式”、“后院式”、“互補式”等“上家一下家”關系轉變?yōu)椤耙欢純蓞^(qū)”或“雙子城”式的全方位一體化關系。作為深圳的開拓者、建設者和管理者之一,胡振國通過對港深近距離考察,為深圳發(fā)展和港深合作建言,其行可嘉,其言可鑒。我們可以期許,作為中國改革開放和社會轉型的智慧結晶,深港兩大標竿“特”區(qū)未來應在功能分清、利益抱團、都市融合的基礎上,進一步探討“治理”變革和“價值”同盟,為中國的物質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發(fā)展做出新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