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科學技術計算機/網絡網絡與數據通信自動化系統(tǒng)計算機網絡(吳秋峰)

自動化系統(tǒng)計算機網絡(吳秋峰)

自動化系統(tǒng)計算機網絡(吳秋峰)

定 價:¥25.00

作 者: 吳秋峰 主編
出版社: 機械工業(yè)出版社
叢編項: 普通高等教育機電類規(guī)劃教材
標 簽: 智能系統(tǒng)

ISBN: 9787111079309 出版時間: 2004-06-01 包裝: 膠版紙
開本: 小16開 頁數: 330 字數:  

內容簡介

  計算機網絡發(fā)展迅速,應用廣泛,已成為經濟與社會發(fā)展中不可缺少的基礎設施。計算機網絡知識也成為一種專業(yè)技術基礎?!蹲詣踊到y(tǒng)計算機網絡》力圖結合自動化專業(yè)的特點,從應用的角度編寫。內容包括:計算機網絡基本概念,數據通信基礎,網絡體系結構,局域網絡技術,網絡操作系統(tǒng),控制網絡與現場總線,Internet/Inaatranet,寬帶網絡,網絡管理與安全,集成自動化中的網絡與系統(tǒng)集成等。編寫中參考了各種教材和資料,并附有實驗指示書與作業(yè)題,可供高校本科及研究生學習使用,也可供技術人員參考。

作者簡介

暫缺《自動化系統(tǒng)計算機網絡(吳秋峰)》作者簡介

圖書目錄

前言
第1章緒論
1.1信息技術與網絡
1.1.1信息技術的發(fā)展與計算機網絡
1.1.2計算機網絡的形成與發(fā)展
1.2計算機網絡的定義與結構
1.2.1計算機網絡的定義
1.2.2計算機網絡的主要功能
1.2.3計算機網絡的分類
1.2.4計算機網絡的拓撲結構
1.2.5計算機網絡的標準化
1.2.6計算機網絡體系結構的基本概念
1.3計算機網絡的功能與應用
1.3.1計算機網絡的功能
1.3.2計算機網絡在制造與服務業(yè)中的應用
第2章數據通信技術基礎
2.1數據通信的基礎知識
2.1.1信息.數據和信號
2.1.2數據通信系統(tǒng)結構
2.1.3數據通信的理論基礎
2.1.4數據通信系統(tǒng)的主要技術指標
2.1.5數據通信技術基本內容與相關術語
2.1.6同步技術
2.1.7多路復用
2.2數據傳輸介質
2.2.1數據傳輸介質的特性
2.2.2數據傳輸介質的選擇
2.3數據通信技術
2.3.1模擬數據通信和數字數據通信
2.3.2數據編碼技術
2.4數據交換技術
2.4.1線路交換
2.4.2報文交換
2.4.3分組交換
2.4.4各種交換技術的比較
第3章計算機網絡體系結構
3.1開放系統(tǒng)互連參考模型
3.1.1開放系統(tǒng)互連參考模型的產生
3.1.2OSI模型的信息流動
3.1.3OSI參考模型各層功能的劃分
3.1.4網絡協(xié)議
3.1.5服務原語
3.1.6面向連接的和無連接的服務
3.1.7服務與協(xié)議的關系
3.2TCP/IP參考模型
3.2.1TCP/IP參考模型概述
3.2.2OSI參考模型與TCP/IP參考模型的比較
3.3集成自動化系統(tǒng)網絡體系結構
3.3.1分布控制系統(tǒng)中的網絡
3.3.2辦公及自動化——制造自動化協(xié)議TOP/MAP
3.3.3以現場總線與企業(yè)內部網為基礎的工業(yè)企業(yè)網絡結構
3.4物理層
3.4.1物理層的作用及特性
3.4.2物理層的標準
3.4.3X.21建議書
3.5數據鏈路層
3.5.1數據鏈路層的概念與作用
3.5.2數據傳輸控制規(guī)程
3.5.3面向字符的傳輸控制規(guī)程
3.5.4HDLC-高級數據鏈路控制
3.5.5流量控制
3.6網絡層
3.6.1網絡層的概念與作用
3.6.2路由選擇
3.6.3擁塞控制
3.7傳輸層與高層協(xié)議
3.7.1傳輸層
3.7.2高層協(xié)議
第4章局域網絡技術
4.1局域網絡的特點與基本組成
4.2局域網絡協(xié)議
4.3介質訪問控制方法
4.3.1帶沖突檢測的載波監(jiān)聽多路訪問CSMA/CD
4.3.2令牌環(huán)(TokenRing)介質訪問控制,IEEE802.5
4.3.3令牌總線(TokenBas)訪問控制,IEEE802.4
4.4局域網組網方法
4.4.1IEEE802.3物理層標準類型
4.4.2以太網絡接口適配器
4.4.3同軸電纜以太網組網方法
4.4.4雙絞線以太網組網方法
4.5局網互連技術
4.5.1網絡互連的基本概念
4.5.2網絡互連設備分類
4.6高速局域網技術
4.6.1高速局域網技術的發(fā)展
4.6.2交換式局域網
4.6.3ATM(異步傳輸模式)技術
4.6.4虛擬局域網技術
4.6.5高速局域網
4.7局域網結構化布線技術
4.7.1智能大廈與結構化布線的基本概念
4.7.2結構化布線系統(tǒng)的組成
4.8網絡規(guī)劃
第5章局域網操作系統(tǒng)及其應用
5.1局域網操作系統(tǒng)概述
5.1.1操作系統(tǒng)的三個發(fā)展階段
5.1.2網絡操作系統(tǒng)的概念及特點
5.1.3網絡操作系統(tǒng)的發(fā)展與分類
5.1.4局域網操作系統(tǒng)的功能
5.2NetWare網絡操作系統(tǒng)
5.2.1NetWare簡介
5.2.2NetWare系統(tǒng)結構與特點
5.2.3NetWare的網絡體系結構和協(xié)議
5.2.4NetWare的文件系統(tǒng)結構
5.2.5NetWare的網絡服務
5.3WindowsNT網絡操作系統(tǒng)
5.3.1WindowsNT簡介
5.3.2WindowsNT的特點
5.3.3WindowsNT系統(tǒng)結構
5.3.4WindowsNT的網絡結構
5.3.5WindowsNT的網絡功能
5.4其它局域網操作系統(tǒng)
5.4.1LANManager系列
5.4.2UNIX操作系統(tǒng)
5.4.3Linux操作系統(tǒng)
5.4.4OS/2
5.4.5BanyanVines
5.5建立網絡開發(fā)與應用的環(huán)境
5.5.1建立網絡開發(fā)與應用環(huán)境的構成
5.5.2網絡通信編程技術
第6章控制網絡與現場總線技術
6.1控制系統(tǒng)與控制網絡
6.1.1計算機控制系統(tǒng)的發(fā)展歷程
6.1.2控制系統(tǒng)的網絡化發(fā)展背景
6.2現場總線技術
6.2.1現場總線技術的產生與發(fā)展
6.2.2現場總線技術產生的意義
6.2.3現場總線國際標準化近況
6.2.4現場總線的通信協(xié)議
6.2.5現場總線的拓撲結構
6.3現場總線控制系統(tǒng)
6.3.1系統(tǒng)組成
6.3.2系統(tǒng)結構
6.3.3技術特點
6.4幾種典型的現場總線簡介
6.4.1控制器局域網總線——CAN
6.4.2LonWorks(LON)
6.4.3過程現場總線Profibus
6.4.4基金會現場總線FF(FoundationFieldbus)
6.4.5HART通信協(xié)議
第7章因特網與內聯網
7.1因特網的形成與發(fā)展
7.1.1什么是因特網
7.1.2Internet的形成與發(fā)展過程
7.2TCP/IP協(xié)議
7.2.1TCP/IP協(xié)議分層模型
7.2.2IP地址
7.2.3域名和域名系統(tǒng)
7.3Internet上的應用與服務
7.3.1電子郵件
7.3.2遠程登錄
7.3.3文件傳輸
7.3.4信息檢索
7.3.5HTML與HTTP
7.4如何連入Internet
7.4.1撥號入網
7.4.2局域網入網
7.4.3專線入網
7.4.4移動入網
7.5內聯網
7.5.1內聯網(企業(yè)內部網)的基本概念
7.5.2Internet的形成與發(fā)展
7.5.3Internet的優(yōu)勢
7.5.4Internet的結構組成
7.5.5Internet的安全措施
7.5.6如何創(chuàng)建自己的Internet
7.6基于Internet的企業(yè)應用
7.6.1概述
7.6.2基于Internet的企業(yè)信息發(fā)布
7.6.3瀏覽器/服務器(B/S)計算模式
7.6.4基于Web的數據庫訪問技術及其實現
7.6.5基于Internet的新一代信息管理系統(tǒng)
第8章企業(yè)網絡管理與網絡安全
8.1企業(yè)網控制與管理策略
8.2網絡管理基本內容
8.2.1網絡管理系統(tǒng)特點
8.2.2OSI網絡管理
8.3網絡管理模型與體系結構
8.3.1網絡管理模型
8.3.2網絡管理體系結構
8.4簡單網絡管理協(xié)議(SNMP)
8.4.1基本概念
8.4.2SNMP協(xié)議
8.5網絡管理平臺實例
8.6網絡安全
8.6.1系統(tǒng)安全管理
8.6.2安全服務管理
8.6.3安全機制與安全機構管理
8.6.4OSI管理安全
8.7防火墻技術
8.7.1防火墻概念
8.7.2防火墻的體系結構
8.7.3防火墻的類型
第9章寬帶網及其信息編碼
9.1ATM網絡及其擁塞控制
9.1.1ATM協(xié)議及其結構
9.1.2ATM的邏輯連接
9.1.3ATM信元
9.1.4ATM的服務類別的差錯
9.1.5ATM通信量控制
9.1.6ABR通信量管理
9.2互聯網絡及IP協(xié)議
9.2.1IPv4概述
9.2.2IPv4編址結構
9.2.3IPv6
9.3無線網絡技術
9.3.1蜂窩無線系統(tǒng)
9.3.2無線通信多址技術
9.3.3寬帶無線網絡
9.3.4無線局域網絡
9.4寬帶視頻編碼
9.4.1MPEG的發(fā)展歷程
9.4.2MPEG-1簡介
9.4.3MPEG-2簡介
9.4.4MPEG-4簡介
9.4.5MPEG-7簡介
9.4.6MPEG-21簡介
第10章網絡集成相關技術
10.1網絡集成概念與框架
10.1.1系統(tǒng)集成的含意
10.1.2網絡系統(tǒng)集成框架
10.1.3企業(yè)網絡系統(tǒng)集成框架
10.1.4交換式控制網絡技術
10.1.5嵌入式控制網絡技術
10.2以太網交換技術
10.2.1共享型以太網系統(tǒng)向交換型以太網系統(tǒng)發(fā)展
10.2.2以太網交換器的交換方式
10.2.3以太網交換器產品分類與特性
10.3路由器技術
10.3.1路由器工作原理與體系結構
10.3.2路由器工作流程
10.3.3路由器組網
10.4廣域網基本技術
10.4.1點到點通信
10.4.2綜合業(yè)務數字網ISDN
10.4.3分組交換網
10.4.4幀中繼網
10.4.5異步轉移模式
10.5虛擬局域網VLAN
10.5.1虛擬局域網的產生及其特點
10.5.2虛擬局域網的類型
10.5.3虛擬局域網標準及協(xié)議
第11章企業(yè)網的應用與系統(tǒng)集成
11.1企業(yè)應用系統(tǒng)模型
11.2計算機集成制造系統(tǒng)(CIMS)
11.2.1制造業(yè)面臨的挑戰(zhàn)
11.2.2CIMS參考體系結構
11.2.3CIMS網絡結構
11.2.4關于制造企業(yè)應用的近期發(fā)展
11.2.5如何設計與實施CIMS
11.3電子商務
11.3.1電子商務概述
11.3.2電子商務的功能與應用特性
11.3.3電子商務的類別
11.3.4電子商務的安全機制
11.3.5安全電子交易的保險體系和防范機制
11.3.6如何創(chuàng)建一個企業(yè)的電子商務應用
11.3.7企業(yè)電子商務實例
11.4智能大廈
11.4.1智能大廈概述
11.4.2智能大廈構成
11.4.3智能大廈計算機網絡的總體結構和組成
11.4.4智能大廈系統(tǒng)的集成
11.4.5智能大廈設計和施工中應注意的問題
11.5系統(tǒng)集成與集成自動化系統(tǒng)
11.5.1概述
11.5.2集成自動化系統(tǒng)的體系結構
11.5.3系統(tǒng)集成的各個方面
11.5.4我國系統(tǒng)集成的實踐
11.5.5系統(tǒng)集成的進展
附錄A計算機網絡實驗
A.1概述
A.2實驗內容
A.3選做內容
附錄B
B.1WindowsNT文件系統(tǒng)
B.2內置和預定義組
B.3ActiveDirectory管理工具
B.4MicrosoftTCP/IP工具
B.5Windows2000Server安裝
參考文獻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 www.talentonion.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