豐子愷是一個最具藝術氣質的藝術家,他多情善感,才華橫溢。在坎坷人生中,如在“文革”中遭到批斗和侮辱,他是靠對藝術和美的熱愛,才頂住了嚴酷的精神打擊。去世前,他曾說,最大的遺憾之一就是不能再讀古詩詞了。以上,就是豐子愷的漫畫具有濃郁詩意的主要原因了。 按一般人的理解,漫畫是一種諷刺或幽默的畫種,但這樣的闡釋不能涵蓋豐子愷漫畫的內在精神。豐子愷漫畫的最大特點是“抒情”,也就是我們所說的“詩意漫畫”。他早期的漫畫創(chuàng)作中,有許多作品是古詩詩意圖,如《幾人相憶在江樓》、《一江春水向東流》。他認為好的漫畫作品應當是:“寥寥數筆的一幅小畫,不僅以造型的美感動我的眼,又以詩的意味感動我的心。”豐子愷先生一生勤奮創(chuàng)造60余年,留下了許多膾炙人口的藝術作品。而《護生畫集》的創(chuàng)作歷時近半個世紀,這實在是一個非常特殊的現象。當年,子愷先生的老師李叔同,即弘一法師又一次來到了他在上海的家。在朝夕相處的一個多月中,這對師生醞釀了一個大計劃——編繪《護生畫集》,由子愷作畫,弘一配文題字,一詩一畫,文畫對照,宣傳“愛惜生靈,戒除殺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