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wǎng)-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科學技術工業(yè)技術化學工業(yè)天然高分子改性材料及應用

天然高分子改性材料及應用

天然高分子改性材料及應用

定 價:¥29.00

作 者: 張俐娜 主編
出版社: 化學工業(yè)出版社
叢編項:
標 簽: 一般工業(yè)技術

ISBN: 9787502581282 出版時間: 2006-04-01 包裝: 膠版紙
開本: 大32開 頁數(shù): 0頁 字數(shù):  

內(nèi)容簡介

  本書基于天然高分子和高分子物理基本概念、方法、原理和理論,簡要介紹天然高分子材料的改性及其結構、性能和應用。并且包括如何表征天然高分子及其改性材料的分子量及其分布、鏈構象、化學結構及其組成、結晶度及取向、熔點、玻璃化溫度、分子運動及力學松弛、熱性能、力學性能及生物降解性等方面的先進方法以及光譜、波譜、色譜和電子顯微技術。本書收集了大量具有創(chuàng)新思想和科學價值的實例,以指導讀者更有效地從事天然高分子材料科學與技術的基礎研究和應用開發(fā)。全書共收集近1000篇參考文獻,內(nèi)容豐富、新穎、簡明易懂,是一本較全面、深入的天然高分子及高分子物理書,適合天然高分子化學與物理、天然高分子材料與工程、農(nóng)林及生物學等方面的研究生、教師、科技人員及企業(yè)管理人員參考。

作者簡介

暫缺《天然高分子改性材料及應用》作者簡介

圖書目錄

第1章 緒論
1.1 天然高分子概述
1.2 天然高分子材料研究進展
1.2.1 纖維素
1.2.2 木質素
1.2.3 甲殼素、殼聚糖
1.2.4 淀粉
1.2.5 魔芋葡甘聚糖
1.2.6 蛋白質
1.3 天然高分子改性途徑及應用前景
1.3.1 天然高分子的溶解和熔融
1.3.2 衍生化改性
1.3.3 接枝共聚
1.3.4 物理共混
1.3.5 互穿聚合物網(wǎng)絡
參考文獻
第2章 天然高分子材料的結構和性能表征方法
2.1 光譜及波譜分析
2.1.1 紅外光譜
2.1.2 熒光光譜
2.1.3 核磁共振波譜
2.1.4 電子自旋共振譜
2.2 分子量和分子量分布
2.2.1 靜態(tài)光散射法
2.2.2 動態(tài)光散射法
2.2.3 尺寸排除色譜
2.2.4 黏度法
2.3 X射線衍射分析
2.4 熱分析和熱一力分析
2.4.1 差熱分析和示差掃描量熱法
2.4.2 熱重分析
2.4.3 動態(tài)力學分析
2.4.4 流變分析法
2.5 顯微技術
2.5.1 透射電鏡
2.5.2 掃描電鏡
2.5.3 原子力顯微鏡
2.6 性能測定
2.6.1 力學性能
2.6.2 耐水性和抗菌性
2.7 生物降解性試驗
2.7.1 生物降解性
2.7.2 檢測降解過程C02釋放量
2.7.3 生物降解半衰期
2.7.4 生物降解過程的物性變化
2.7.5 降解產(chǎn)物分析
參考文獻
第3章 纖維素材料
3.1 纖維素的結構與性能
3.1.1 化學結構及分子量
3.1.2 晶體結構
3.1.3 氫鍵
3.1.4 纖維素及其衍生物的溶液性質
3.1.5 纖維素液晶的結構
3.2 纖維素的溶解和再生
3.2.1 纖維素溶劑
3.2.2 再生纖維素纖維
3.2.3 再生纖維素膜
3.3 纖維素衍生物及應用
3.3.1 纖維素醚
3.3.2 纖維素酯
3.3.3 纖維素的均相衍生化反應
3.4 改性纖維素材料及應用前景
3.4.1 纖維素的交聯(lián)改性材料
3.4.2 纖維素接枝共聚改性材料
3.4.3 纖維素共混改性材料
3.4.4 纖維素復合材料
3.5 微生物合成纖維素及應用前景
3.5.1 細菌纖維素的合成
3.5.2 細菌纖維素的性質
3.5.3 細菌纖維素的應用前景
參考文獻
第4章 木質素材料
4.1 木質素的結構與性能
4.1.1 木質素的結構
4.1.2 木質素的物理性質
4.1.3 木質素的降解性
4.2 木質素的化學改性
4.2.1 木質素的官能團及衍生化
4.2.2 木質素的接枝共聚
4.3 木質素基高分子材料
4.3.1 木質素基酚醛樹脂
4.3.2 木質素基聚氨酯
4.3.3 其他木質素基材料
4.4 木質素共混材料
4.4.1 木質素共混聚烯烴
4.4.2 木質素填充橡膠
4.4.3 木質素共混聚酯/聚醚
4.4.4 木質素復合天然高分子
4.5 改性木質素材料的應用前景
4.5.1 木質素對改性材料性能的提高
4.5.2 木質素提高材料性能的結構因素
4.5.3 木質素改性材料的發(fā)展方向
參考文獻
第5章 淀粉材料
5.1 淀粉結構和物性
5.1.1 淀粉的組成及分子結構
5.1.2 淀粉粒的組織結構
5.1.3 淀粉的糊化、熔融及溶解
5.1.4 淀粉的玻璃化轉變
5.2 淀粉衍生物
5.2.1 氧化淀粉
5.2.2 酯化淀粉
5.2.3 醚化淀粉
5.2.4 交聯(lián)淀粉
5.2.5 淀粉接枝共聚
5.3 淀粉改性材料的研究與應用開發(fā)
5.3.1 全淀粉材料
5.3.2 共混淀粉材料
5.3.3 淀粉基吸附材料
5.3.4 淀粉基泡沫材料
5.3.5 納米復合材料
5.3.6 IPN材料
參考文獻
第6章 甲殼素、殼聚糖材料
6.1 甲殼素和殼聚糖的結構、性質及功能
6.1.1 甲殼素和殼聚糖的結構
6.1.2 甲殼素和殼聚糖的物理性能
6.1.3 甲殼素、殼聚糖的提取
6.2 甲殼素和殼聚糖衍生物及其應用
6.2.1 酰化反應
6.2.2 醚化反應
6.2.3 酯化反應
6.2.4 烷基化反應
6.2.5 接枝共聚反應
6.2.6 交聯(lián)反應
6.2.7 水解反應
6.2.8 作為醫(yī)用材料的殼聚糖衍生化反應
6.3 甲殼素和殼聚糖改性材料及應用前景
6.3.1 生物醫(yī)用材料
6.3.2 甲殼素和殼聚糖在復合材料方面的應用前景
6.3.3 甲殼素和殼聚糖在吸附材料方面的應用
6.3.4 其他應用
參考文獻
第7章 其他多糖改性材料
7.1 多糖來源、結構和功能
7.1.1 魔芋葡甘聚糖
7.1.2 海藻酸鈉
7.1.3 黃原膠
7.2 魔芋葡甘聚糖改性材料及應用前景
7.2.1 魔芋葡甘聚糖的改性
7.2.2 魔芋葡甘聚糖改性材料的應用前景
7.3 海藻酸鈉改性材料及應用前景
7.3.1 海藻酸鈉改性材料
7.3.2 海藻酸鈉改性材料的應用前景
7.4 黃原膠改性材料及應用前景
7.4.1 黃原膠改性材料
7.4.2 黃原膠改性材料的應用前景
參考文獻
第8章 大豆蛋白質材料
8.1 大豆蛋白質來源、結構及性能
8.1.1 大豆的主要從分及大豆蛋白質的提取
8.1.2 大豆蛋白質的化學組成和結構
8.1.3 大豆分離蛋白的主要物化性質
8.2 大豆蛋白質塑料
8.2.1 大豆分離蛋白的物理和化學改性
8.2.2 大豆蛋白塑料
8.2.3 大豆蛋白塑料的性能和應用
8.3 其他大豆蛋白質材料
8.3.1 黏結劑
8.3.2 膜材料
8.3.3 纖維
8.3.4 生物醫(yī)用材料
參考文獻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talentonion.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