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序
前言
第1章緒論
1.1自動控制系統(tǒng)與控制器件
1.1.1自動控制系統(tǒng)的定義
1.1.2控制器件的基本概念
1.1.3控制器件涉及的知識結構
1.2傳感器概述
1.2.1傳感器的定義與分類
1.2.2傳感器的特性
1.2.3現代傳感器的發(fā)展動態(tài)
1.3執(zhí)行機構概述
1.3.1執(zhí)行機構的定義與分類
1.3.2執(zhí)行機構的特性
1.3.3執(zhí)行機構的選用
1.4本書的主要內容及學習方法
1.4.1本書的主要內容
1.4.2本課程的特點
1.4.3本課程的學習方法
小結
思考題與習題
第2章位置傳感器
2.1電阻式位置傳感器
2.1.1線性電位器
2.1.2函數電位器
2.1.3環(huán)形電位器
2.2電容式位置傳感器
2.2.1電容式位置傳感器的原理和應用
2.2.2電容值的讀取方法
2.3感應式位置傳感器
2.3.1自整角機
2.3.2旋轉變壓器
2.3.3感應同步器
2.3.4其他感應式位置傳感器
2.4磁敏式位置傳感器
2.4.1干簧管
2.4.2霍爾元件
2.4.3磁敏電阻
2.4.4磁敏二極管和磁敏三極管
2.5光電式位置傳感器
2.5.1光電池
2.5.2光敏電阻
2.5.3光敏二極管和光敏三極管
2.5.4光柵傳感器
2.5.5光電碼盤
小結
思考題與習題
第3章力與慣性傳感器
3.1力傳感器
3.1.1力一位移轉換裝置
3.1.2壓電式傳感器
3.1.3壓頻式傳感器
3.2加速度表
3.2.1加速度表基本原理
3.2.2液浮擺式加速度表
3.2.3撓性加速度表
3.2.4硅微加速度表
3.3陀螺儀
3.3.1陀螺儀的基本特性
3.3.2機械框架式陀螺儀
3.3.3撓性陀螺儀
3.3.4光學陀螺儀
3.3.5陀螺儀的應用
小結
思考題與習題
第4章環(huán)境參數傳感器
4.1溫度傳感器
4.1.1雙金屬片
4.1.2熱電阻
4.1.3熱電偶
4.1.4熱敏電阻
4.1.5熱敏二極管和熱敏三極管
4.2濕度傳感器
4.2.1濕度的概念
4.2.2電解質式濕度傳感器
4.2.3半導體陶瓷濕度傳感器
4.2.4高分子濕度傳感器
4.2.5濕敏二極管和濕敏MOS場效應管
4.2.6濕度傳感器的使用注意事項
4.3氣敏傳感器
4.3.1固態(tài)氣敏傳感器
4.3.2液態(tài)氣敏傳感器
4.3.3光學氣敏傳感器
小結
思考題與習題
第5章特殊傳感器
5.1顏色與圖像傳感器
5.1.1色敏光電傳感器
5,1.2光固態(tài)圖像傳感器
5.2輻射傳感器
5.2.1紅外輻射傳感器
5.2.2聲音傳感器
5.2.3超聲波傳感器
5.3新型傳感器
5.3.1光纖傳感器
5.3.2激光探測器
5.3.3生物分子傳感器
5.3.4智能傳感器
小結
思考題與習題
第6章測速發(fā)電機
6.1交流測速發(fā)電機
6.1.1交流測速發(fā)電機的結構和工作原理
6.1.2交流測速發(fā)電機的主要性能指標
6.1.3交流測速發(fā)電機的應用
6.2直流測速發(fā)電機
6.2.1直流測速發(fā)電機的工作原理和結構
6.2.2直流測速發(fā)電機的特性
6.2.3直流測速發(fā)電機誤差分析
6.2.4直流測速發(fā)電機的性能指標
小結
思考題與習題
第7章直流伺服電動機
7.1直流伺服電動機的原理和特性
7.1.1直流伺服電動機的工作原理
7.1.2直流伺服電動機的穩(wěn)態(tài)特性
7.1.3直流伺服電動機的動態(tài)特性
7.1.4直流伺服電動機的傳遞函數
7.2直流伺服電動機的控制方法
7.2.1直流伺服電動機的起動
7.2.2直流伺服電動機的勵磁方式
7.2.3直流伺服電動機的調速
7.2.4直流伺服電動機的停轉
7.2.5影響直流伺服電動機性能的因素
7.3直流伺服電動機的性能指標
7.3.1額定電壓
7.3.2額定電流
7.3.3額定功率
7.3.4額定轉速
7.3.5定額
7.3.6額定輸出力矩
小結
思考題與習題
第8章交流伺服電動機
8.1交流伺服電動機的原理和結構
8.1.1交流伺服電動機的基本工作原理
8.1.2交流伺服電動機的結構特點
8.2兩相繞組的圓形旋轉磁場
8.2.1對稱兩相繞組的圓形旋轉磁場
8.2.2旋轉磁場的轉動方向
8.2.3旋轉磁場的轉速
8.2.4產生圓形旋轉磁場的條件
8.3圓形旋轉磁場下的運行分析
8.3.1轉差與轉差率
8.3.2電壓平衡方程式
8.3.3電磁力矩
8.3.4機械特性
8.4橢圓形旋轉磁場下的運行分析
8.4.1橢圓形旋轉磁場的產生
8.4.2橢圓形旋轉磁場的分解
8.4.3橢圓形旋轉磁場的機械特性
8.5交流伺服電動機的控制
8.5.1轉速控制與調節(jié)特性
8.5.2相位控制方法
8.5.3起動和停轉控制
8.6交流伺服電動機的主要性能指標
8.6.1額定電壓
8.6.2頻率
8.6.3堵轉電流和堵轉力矩
8.6.4額定輸出功率.額定輸出力矩和額定轉速
8.6.5空載始動電壓
8.6.6非線性度
8.6.7機電時間常數
8.7變頻調速技術簡介
8.7.1變頻調速原理
8.7.2變頻技術
8.7.3變頻調速控制
小結
思考題與習題
第9章步進電動機
9.1步進電動機的結構和原理
9.1.1步進電動機的結構
9.1.2步進電動機的工作原理
9.1.3轉速和步距角
9.2步進電動機的工作特性
9.2.1力矩特性
9.2.2單步運行和靜態(tài)特性
9.2.3連續(xù)運行和動態(tài)特性
9.2.4步進電動機的起動和調速
9.3步進電動機的主要性能指標
9.3.1步距角和靜態(tài)步距角誤差
9.3.2最大靜力矩
9.3.3起動頻率和起動矩頻特性
9.3.4運行頻率和運行矩頻特性
9.3.5額定電流和額定電壓
9.4步進電動機的使用
9.4.1步進電動機驅動器
9.4.2步距角的細分
9.4.3實用控制方案
小結
思考題與習題
第10章液壓驅動系統(tǒng)
10.1液壓驅動系統(tǒng)基本原理
10.1.1液壓驅動系統(tǒng)的特點
10.1.2液壓驅動相關理論
10.1.3液壓驅動系統(tǒng)基本原理
10.2液壓控制元件
10.2.1液壓泵
10.2.2液壓缸
10.2.3液壓閥
10.2.4輔助裝置
10.3常用液壓控制回路原理
10.3.1壓力控制回路
10.3.2速度控制回路
10.3.3方向控制回路
10.3.4多缸控制回路
10.4液壓驅動系統(tǒng)設計方法
10.4.1液壓系統(tǒng)工作狀況分析
10.4.2液壓驅動系統(tǒng)的總體設計
10.4.3液壓控制元件的選取
10.4.4液壓驅動系統(tǒng)的性能驗算
小結
思考題與習題
第11章其他執(zhí)行機構
11.1其他電動機
11.1.1直線型直流電動機
11.1.2無刷直流電動機
11.1.3交流同步電動機
11.2液壓(氣動)馬達和膜片式驅動裝置
11.2.1液壓(氣動)馬達
11.2.2膜片式驅動機構
11.3電磁式執(zhí)行機構
11.3.1電磁鐵
11.3.2電磁離合器
11.3.3磁致伸縮驅動器
11.4特殊執(zhí)行機構
11.4.1壓電驅動器
11.4.2形狀記憶合金驅動器
小結
思考題與習題
第12章控制器件應用設計實例
12.1角位置控制系統(tǒng)
12.1.1總體方案設計
12.1.2控制器件選用
12.1.3控制系統(tǒng)詳細設計
12.2機床工作臺液壓驅動系統(tǒng)
12.2.1工況分析和參數計算
12.2.2液壓控制回路設計
12.2.3液壓元件選取
12.2.4液壓系統(tǒng)性能驗算
12.3車載慣性導航系統(tǒng)
12.3.1總體方案設計
12.3.2控制器件選擇和分系統(tǒng)設計
12.3.3慣性導航系統(tǒng)的標定和測試
小結
思考題與習題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