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教育/教材/教輔考試研究生入學考試信號與系統:理論、方法和應用(修訂二版)

信號與系統:理論、方法和應用(修訂二版)

信號與系統:理論、方法和應用(修訂二版)

定 價:¥48.00

作 者: 徐守時 編著
出版社: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出版社
叢編項: 中國科學院指定考研參考書
標 簽: 通信技術理論與基礎

ISBN: 9787312018862 出版時間: 2006-03-01 包裝: 膠版紙
開本: 小16開 頁數: 598 字數:  

內容簡介

  本書全面、系統地介紹了信號與系統的基本理論、方法及其主要應用,形成一個更為完整的內容體系,并有如下鮮明的特色:(1)全書逐章逐節(jié)以對偶和類比的方式.完全并行地展開連續(xù)時間信號與系統和離散時間信號與系統兩大部分內容;(2)以信號與系統問題的輸入輸出描述方式為主,以先時域后變換域(頻域和復頻域)的次序、介紹和討論“系統的分析和綜合”與“信號的分析和處理”的一整套概念、理論和方法,以及它們在通信和信號處理等領域中的主要應用;(3)“在信號和系統的變換域表示法”的命題下,以統一的數學框架介紹連續(xù)和離散時間傅里葉變換、拉普拉斯變換和z變換,并著重突出這些變換的性質在信號與系統理論、方法和應用中的作用;(4)在簡要介紹狀態(tài)變量描述方式下的基本概述和方法之后,著重于狀態(tài)和變量描述與輸入、輸出這兩種描述方式之間的聯系;(5)全書以兩大類系統,即有良好性能的線性時不變系統和用微分方程或差分方程描述的系統作為研究和討論的主要對象;(6)全書特別強調基本信號和基本系統在信號與系統理論和方法中的作用。.全書共9章,內容包括:緒論、信號和系統的數學描述及基本性質、信號的卷積和線性時不變系統的時域分析、用微分方程和差分方程描述的系統、信號和系統的變換域表示法、變換的性質及其揭示的時域、頻域和復頻域之間的關系、系統的變換域分析、信號與系統理論和方法的主要應用,以及系統的狀態(tài)變量分析。每章都有足夠數量的精選例題,兼顧基本練習和解題與分析技巧,章末還配有相當數量豐富多彩的習題。..本書可做為通信和電子工程、自動化、計算機類以及全部電類各專業(yè)“信號與系統”課程的教材,并可做為所有工程專業(yè)研究生有關課程的參考書,也可以供任何從事信息獲取、轉換、傳輸和處理、信息系統等領域工作的其他專業(yè)研究生、教師和廣大科技工作者參考。...

作者簡介

暫缺《信號與系統:理論、方法和應用(修訂二版)》作者簡介

圖書目錄

第一版序言
修訂二版前言
第一版前言
第一章 緒論
1. 1 信息. 信號和系統
1. 1. 1 信息. 信號和系統
1. 1. 2 信號和系統問題
1. 2 系統分析與綜合和信號分析與處理
1. 2. 1 系統分析與綜合
1. 2. 2 信號分析與處理
1. 3 信號與系統的內容體系
第二章 信號和系統的數學描述及性質
2. 1 信號的數學描述和分類
2. 1. 1 信號的數學描述
2. 1. 2 信號的分類
2. 2 信號的運算和變換
2. 2. 1 信號的基本運算
2. 2. 2 自變量變換導致的信號變換
2. 3 基本的連續(xù)時間和離散時間信號
2. 3. 1 單位階躍與單位沖激信號
2. 3. 2 復指數信號與正弦信號
2. 4 信號的時域特性
2. 4. 1 信號的周期性. 周期信號與非周期信號
2. 4. 2 信號的時域對稱性質
2. 4. 3 信號的大小. 能量和功率
2. 5 信號的內積和相關函數
2. 5. 1 用一個信號近似另一個信號
2. 5. 2 信號的內積
2. 5. 3 才目關函數和才目關序列
*2. 6 信號空間
2. 6. 1 信號與矢量的類比
2. 6. 2 信號空間
2. 7 系統的數學描述和分類
2. 7. 1 系統的數學模型和描述方法
2. 7. 2 系統的分類
2. 8 系統的相互聯聯接與系統的等價或等效
2. 8. 1 系統的基本連接方式
2. 8. 2 系統的等價和等效
2. 9 連續(xù)時間和離散時間基本系統
2. 10 系統的性質
2. 10. 1 無記憶性和記憶性
2. 10. 2 因果性. 非因果和反因果
2. 10. 3 穩(wěn)定性
2. 10. 4 可逆性與逆系統
2. 10. 5 時不變性
2. 10. 6 線性性質和增量線性系統
2. 11 線性時不變系統和用微分或差分方程描述的系統
習題
第三章 信號卷積和LTI系統的時域分析
3. 1 引言
3. 2 分析線性時不變系統的基本思想和方法
3. 3 用單位沖激表示信號的表示法
3. 4 連續(xù)時間和離散時間LTI系統的卷積關系
3. 4. 1 卷積和與卷積積分
3. 4. 2 卷積的求解和計算
3. 5 卷積的性質及其在LTI系統分析中的作用
3. 5. 1 卷積的代數運算規(guī)則
3. 5. 2 涉及單位沖激的卷積及卷積的時移性質
3. 5. 3 卷積的微分或差分與積分或疊加
3. 5. 4 卷積與相關函數的關系
3. 6 卷積的收斂和周期卷積
3. 6. 1 卷積積分及卷積和的收斂
3. 6. 2 周期卷積
3. 7 線性時變系統和時變卷積
3. 8 單位沖激響應及其表征的LTI系統的性質
3. 8. 1 LTI系統的單位沖激響應
3. 8. 2 單位沖激響應表征的LTI系統性質
3. 9 杜哈米爾積分和LTI系統的單位階躍響應
3. 9. 1 杜哈米爾積分及其離散時間對偶
3. 9. 2 LTI系統的單位階躍響應
3. 10 奇異函數及其在信號與系統理論和方法中的作用
3. 10. 1 奇異函數
3. 10. 2 LTI系統卷積關系的一般化
習題
第四章 用微分方程和差分方程描述的系統
4. 1 引言
4. 2 遞歸系統和非遞歸系統的級聯
4. 3 經典的時域分析方法:微分方程和差分方程解法
4. 3. 1 線性常系數微分方程所描述系統的方程求解
4. 3. 2 線性常系數差分方程所描述之系統的方程解法
4. 3. 3 線性常系數差分方程的遞推算法
4. 4 用微分方程和差分方程所描述系統的性質
4. 4. 1 記憶性和無記憶性
4. 4. 2 線性性質和增量線性系統結構
4. 4. 3 時不變性和因果性
4. 5 用微分或差分方程描述的因果系統:零狀態(tài)響應和零輸入響應
4. 5. 1 實際因果系統的數學描述
4. 5. 2 起始條件轉換到初始條件
4. 5. 3 零輸入響應和零狀態(tài)響應
4. 6 用微分和差分方程表征的因果LTl系統的單位沖激響應
4. 6. 1 兩個LTI系統級聯的方法
4. 6. 2 方程兩邊函數項匹配的方法
4. 6. 3 FIR系統和IIR系統
* 4. 6. 4 微分和差分方程表征的因果LTl系統的穩(wěn)定性和可逆性
4. 7 用微分和差分方程表征的因果LTl系統的直接實現結構
4. 7. 1 系統的模擬和仿真
4. 7. 2 用差分方程表征的因果LTI系統的直接實現結構
4. 7. 3 用微分方程表征的因果LTl系統的直接實現結構
習題
第五章 信號和系統的變換域表示法
5. 1 引言
5. 2 LTI系統對復指數信號的響應
5. 2. 1 LTl系統對復指數輸入的響應
5. 2. 2 頻域和復頻域
5. 3 周期信號的頻域表示法:連續(xù)和離散傅里葉級數
5. 3. 1 連續(xù)和離散傅里葉級數
5. 3. 2 連續(xù)和離散傅里葉級數的收斂
5. 3. 3 周期信號和序列的頻譜
5. 3. 4 LTl系統對周期輸入的響應
5. 4 非周期函數和序列的頻域表示法:連續(xù)和離散時間傅里葉變換
5. 4. 1 連續(xù)和離散時間傅里葉變換
5. 4. 2 傅里葉變換的收斂
5. 4. 3 連續(xù)和離散時間傅里葉變換的典型例子
5. 4. 4 非周期信號的頻譜和LTI系統的頻率響應
5. 4. 5 傅里葉變換的極坐標表示與波特圖
5. 5 周期信號和序列的傅里葉變換表示法
5. 5. 1 周期信號和序列的傅里葉變換
5. 5. 2 離散傅里葉變換 DFT
5. 6 奇異函數及其離散時間對偶的傅里葉變換
5. 7 時間函數和序列的復頻域表示法:拉普拉斯變換和Z變換
5. 7. 1 拉氏變換和Z變換
5. 7. 2 拉氏變換和Z變換的零. 極點分布
5. 7. 3 拉氏變換和Z變換收斂域的性質
5. 7. 4 反拉氏變換和反Z變換
5. 8 信號的復頻譜和LTl系統的系統函數
習題
第六章 變換的性質及其揭示的時域. 頻域. 復頻域之間的關系
6. 1 引言
6. 2 線性性質
6. 3 時移和頻移性質
6. 3. 1 時移性質
6. 3. 2 頻移性質
6. 4 變換的對稱性質
6. 4. 1 對稱性質
6. 4. 2 時域的對稱特性與頻域和復頻域對稱特性之間的關系
6. 5 卷積性質
6. 5. 1 時域卷積性質
6. 5. 2 頻域卷積性質
* 6. 5. 3 復頻域卷積性質 復卷積定理
6. 6 時域微分或差分和積分或累加, 變換域微分和積分
6. 6. 1 時域微分或差分與積分或累加性質
6. 6. 2 頻域及復頻域的微分和積分性質
6. 7 抽樣定理
6. 7. 1 時域抽樣定理
6. 7. 2 頻域抽樣定理
6. 8 尺度變換性質
6. 8. 1 連續(xù)時間尺度比例變換
6. 8. 2 離散時間的尺度變換特性:抽取和內插
6. 9 相關定理和帕什瓦爾定理, 能量譜與功率譜
*6. 10 希爾伯特變換
6. 10. 1 因果時間函數或序列傅里葉變換的實部或虛部自滿性
6. 10. 2 解析信號的希爾伯特變換表示法
6. 10. 3 希爾伯特變換及其性質
6. 11 傅里葉變換和傅里葉級數的對偶性
6. 11. 1 連續(xù)傅里葉變換的對偶性
6. 11. 2 離散傅里葉級數 DFS 的對偶性
6. 11. 3 離散時間傅里葉變換與連續(xù)傅里葉級數之間的對偶性
6. 12 拉氏變換與Z變換的初值和終值定理
6. 12. 1 初值定理
6. 12. 2 終值定理
6. 13 拉氏變換與Z變換之間的類比關系
習題
第七章 系統的變換域分析
第八章 信號與系統理論和方法的主要應用
第九章 系統的狀態(tài)變量分析
參考文獻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 www.talentonion.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