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版序言
修訂二版前言
第一版前言
第一章 緒論
1. 1 信息. 信號和系統
1. 1. 1 信息. 信號和系統
1. 1. 2 信號和系統問題
1. 2 系統分析與綜合和信號分析與處理
1. 2. 1 系統分析與綜合
1. 2. 2 信號分析與處理
1. 3 信號與系統的內容體系
第二章 信號和系統的數學描述及性質
2. 1 信號的數學描述和分類
2. 1. 1 信號的數學描述
2. 1. 2 信號的分類
2. 2 信號的運算和變換
2. 2. 1 信號的基本運算
2. 2. 2 自變量變換導致的信號變換
2. 3 基本的連續(xù)時間和離散時間信號
2. 3. 1 單位階躍與單位沖激信號
2. 3. 2 復指數信號與正弦信號
2. 4 信號的時域特性
2. 4. 1 信號的周期性. 周期信號與非周期信號
2. 4. 2 信號的時域對稱性質
2. 4. 3 信號的大小. 能量和功率
2. 5 信號的內積和相關函數
2. 5. 1 用一個信號近似另一個信號
2. 5. 2 信號的內積
2. 5. 3 才目關函數和才目關序列
*2. 6 信號空間
2. 6. 1 信號與矢量的類比
2. 6. 2 信號空間
2. 7 系統的數學描述和分類
2. 7. 1 系統的數學模型和描述方法
2. 7. 2 系統的分類
2. 8 系統的相互聯聯接與系統的等價或等效
2. 8. 1 系統的基本連接方式
2. 8. 2 系統的等價和等效
2. 9 連續(xù)時間和離散時間基本系統
2. 10 系統的性質
2. 10. 1 無記憶性和記憶性
2. 10. 2 因果性. 非因果和反因果
2. 10. 3 穩(wěn)定性
2. 10. 4 可逆性與逆系統
2. 10. 5 時不變性
2. 10. 6 線性性質和增量線性系統
2. 11 線性時不變系統和用微分或差分方程描述的系統
習題
第三章 信號卷積和LTI系統的時域分析
3. 1 引言
3. 2 分析線性時不變系統的基本思想和方法
3. 3 用單位沖激表示信號的表示法
3. 4 連續(xù)時間和離散時間LTI系統的卷積關系
3. 4. 1 卷積和與卷積積分
3. 4. 2 卷積的求解和計算
3. 5 卷積的性質及其在LTI系統分析中的作用
3. 5. 1 卷積的代數運算規(guī)則
3. 5. 2 涉及單位沖激的卷積及卷積的時移性質
3. 5. 3 卷積的微分或差分與積分或疊加
3. 5. 4 卷積與相關函數的關系
3. 6 卷積的收斂和周期卷積
3. 6. 1 卷積積分及卷積和的收斂
3. 6. 2 周期卷積
3. 7 線性時變系統和時變卷積
3. 8 單位沖激響應及其表征的LTI系統的性質
3. 8. 1 LTI系統的單位沖激響應
3. 8. 2 單位沖激響應表征的LTI系統性質
3. 9 杜哈米爾積分和LTI系統的單位階躍響應
3. 9. 1 杜哈米爾積分及其離散時間對偶
3. 9. 2 LTI系統的單位階躍響應
3. 10 奇異函數及其在信號與系統理論和方法中的作用
3. 10. 1 奇異函數
3. 10. 2 LTI系統卷積關系的一般化
習題
第四章 用微分方程和差分方程描述的系統
4. 1 引言
4. 2 遞歸系統和非遞歸系統的級聯
4. 3 經典的時域分析方法:微分方程和差分方程解法
4. 3. 1 線性常系數微分方程所描述系統的方程求解
4. 3. 2 線性常系數差分方程所描述之系統的方程解法
4. 3. 3 線性常系數差分方程的遞推算法
4. 4 用微分方程和差分方程所描述系統的性質
4. 4. 1 記憶性和無記憶性
4. 4. 2 線性性質和增量線性系統結構
4. 4. 3 時不變性和因果性
4. 5 用微分或差分方程描述的因果系統:零狀態(tài)響應和零輸入響應
4. 5. 1 實際因果系統的數學描述
4. 5. 2 起始條件轉換到初始條件
4. 5. 3 零輸入響應和零狀態(tài)響應
4. 6 用微分和差分方程表征的因果LTl系統的單位沖激響應
4. 6. 1 兩個LTI系統級聯的方法
4. 6. 2 方程兩邊函數項匹配的方法
4. 6. 3 FIR系統和IIR系統
* 4. 6. 4 微分和差分方程表征的因果LTl系統的穩(wěn)定性和可逆性
4. 7 用微分和差分方程表征的因果LTl系統的直接實現結構
4. 7. 1 系統的模擬和仿真
4. 7. 2 用差分方程表征的因果LTI系統的直接實現結構
4. 7. 3 用微分方程表征的因果LTl系統的直接實現結構
習題
第五章 信號和系統的變換域表示法
5. 1 引言
5. 2 LTI系統對復指數信號的響應
5. 2. 1 LTl系統對復指數輸入的響應
5. 2. 2 頻域和復頻域
5. 3 周期信號的頻域表示法:連續(xù)和離散傅里葉級數
5. 3. 1 連續(xù)和離散傅里葉級數
5. 3. 2 連續(xù)和離散傅里葉級數的收斂
5. 3. 3 周期信號和序列的頻譜
5. 3. 4 LTl系統對周期輸入的響應
5. 4 非周期函數和序列的頻域表示法:連續(xù)和離散時間傅里葉變換
5. 4. 1 連續(xù)和離散時間傅里葉變換
5. 4. 2 傅里葉變換的收斂
5. 4. 3 連續(xù)和離散時間傅里葉變換的典型例子
5. 4. 4 非周期信號的頻譜和LTI系統的頻率響應
5. 4. 5 傅里葉變換的極坐標表示與波特圖
5. 5 周期信號和序列的傅里葉變換表示法
5. 5. 1 周期信號和序列的傅里葉變換
5. 5. 2 離散傅里葉變換 DFT
5. 6 奇異函數及其離散時間對偶的傅里葉變換
5. 7 時間函數和序列的復頻域表示法:拉普拉斯變換和Z變換
5. 7. 1 拉氏變換和Z變換
5. 7. 2 拉氏變換和Z變換的零. 極點分布
5. 7. 3 拉氏變換和Z變換收斂域的性質
5. 7. 4 反拉氏變換和反Z變換
5. 8 信號的復頻譜和LTl系統的系統函數
習題
第六章 變換的性質及其揭示的時域. 頻域. 復頻域之間的關系
6. 1 引言
6. 2 線性性質
6. 3 時移和頻移性質
6. 3. 1 時移性質
6. 3. 2 頻移性質
6. 4 變換的對稱性質
6. 4. 1 對稱性質
6. 4. 2 時域的對稱特性與頻域和復頻域對稱特性之間的關系
6. 5 卷積性質
6. 5. 1 時域卷積性質
6. 5. 2 頻域卷積性質
* 6. 5. 3 復頻域卷積性質 復卷積定理
6. 6 時域微分或差分和積分或累加, 變換域微分和積分
6. 6. 1 時域微分或差分與積分或累加性質
6. 6. 2 頻域及復頻域的微分和積分性質
6. 7 抽樣定理
6. 7. 1 時域抽樣定理
6. 7. 2 頻域抽樣定理
6. 8 尺度變換性質
6. 8. 1 連續(xù)時間尺度比例變換
6. 8. 2 離散時間的尺度變換特性:抽取和內插
6. 9 相關定理和帕什瓦爾定理, 能量譜與功率譜
*6. 10 希爾伯特變換
6. 10. 1 因果時間函數或序列傅里葉變換的實部或虛部自滿性
6. 10. 2 解析信號的希爾伯特變換表示法
6. 10. 3 希爾伯特變換及其性質
6. 11 傅里葉變換和傅里葉級數的對偶性
6. 11. 1 連續(xù)傅里葉變換的對偶性
6. 11. 2 離散傅里葉級數 DFS 的對偶性
6. 11. 3 離散時間傅里葉變換與連續(xù)傅里葉級數之間的對偶性
6. 12 拉氏變換與Z變換的初值和終值定理
6. 12. 1 初值定理
6. 12. 2 終值定理
6. 13 拉氏變換與Z變換之間的類比關系
習題
第七章 系統的變換域分析
第八章 信號與系統理論和方法的主要應用
第九章 系統的狀態(tài)變量分析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