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wǎng)-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教育/教材/教輔教輔大學教輔擴展頻譜通信及其多址技術

擴展頻譜通信及其多址技術

擴展頻譜通信及其多址技術

定 價:¥24.00

作 者: 曾興雯
出版社: 西安電子科技大學出版社
叢編項: 21世紀高等學校通信類系列教材
標 簽: 暫缺

ISBN: 9787560613758 出版時間: 2004-06-01 包裝: 平裝
開本: 16 頁數(shù): 266 字數(shù):  

內(nèi)容簡介

  隨著微電子技術和通信技術的迅猛發(fā)展,擴展頻譜技術已被廣泛地應用于通信系統(tǒng)和其它系統(tǒng)中。本書主要介紹擴展頻譜技術的基本理論和擴展頻譜系統(tǒng),包括擴展頻譜的理論基礎,擴展頻譜的幾種基本方式和混合擴頻方式,擴頻系統(tǒng)中所用的偽隨機碼,擴頻信號的相關接收,擴頻系統(tǒng)的同步,特殊器件在擴頻系統(tǒng)中的應用,擴頻多址技術以及擴頻技術的實際應用等內(nèi)容。本書不僅可作為通信及電子信息類專業(yè)的研究生或本科生的教材,也可作為相關領域科研人員和工程技術人員的參考書。本書配有電子教案,需要者可與出版社聯(lián)系,免費提供。前言在信息化社會,通信系統(tǒng)擔負著信息傳輸、交換和處理的重要任務。通信技術的發(fā)展代表了一個國家科學技術發(fā)展的現(xiàn)狀,也成為國民經(jīng)濟發(fā)展的一個重要的推動力。擴展頻譜通信是通信的一個重要分支和發(fā)展方向,它是擴展頻譜技術和通信相結合的產(chǎn)物。由于擴展頻譜技術具有抗干擾能力強、截獲率低、多址能力強、抗多徑、保密性好及測距能力強等一系列的優(yōu)點,使得擴展頻譜通信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重視。隨著大規(guī)?;虺笠?guī)模集成電路技術、微電子技術、微處理技術的迅猛發(fā)展以及一些新型器件的廣泛應用,擴展頻譜通信的發(fā)展邁上了一個新的臺階,它不僅在軍事通信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而且正迅速地滲透到民用通信中??梢院敛豢鋸埖刂v,在現(xiàn)代通信系統(tǒng),特別是無線通信系統(tǒng)中,沒有擴展頻譜技術,這些系統(tǒng)要生存都是比較困難的。本書是作者在總結了多年的科研和教學成果的基礎上編寫的,主要內(nèi)容包括:干擾與抗干擾的發(fā)展概述和擴展頻譜技術的特點;擴展頻譜技術的理論基礎和擴展頻譜技術的直接序列擴頻、跳頻、跳時和線性調頻幾種基本方式及其混合擴展頻譜技術;擴展頻譜系統(tǒng)用的偽隨機碼的產(chǎn)生方法及特性;擴展頻譜系統(tǒng)的相關解擴及其性能;擴展頻譜系統(tǒng)的同步方法;特殊器件在擴展頻譜系統(tǒng)中的應用,主要介紹聲表面波器件(SAWD)及擴頻專用集成電路(ASIC);擴頻多址技術的原理和應用;擴展頻譜技術的應用等。本書不僅可作為高等院校相關專業(yè)研究生或本科生的教材(本課程的先修課程為:通信原理、電路、信號與系統(tǒng)、概率論和隨機過程、模擬/數(shù)字電路等),也可作為從事擴頻通信及相關專業(yè)的研究與開發(fā)工作的科技人員的參考書。本書由曾興雯主編,參加編寫的還有劉乃安、孫獻璞。曾興雯編寫了第1、2、3、5章和第4章的4.6、4.7節(jié)以及第6章的6.1—6.4節(jié);劉乃安編寫了第4章的4.1~4.5節(jié)、第6章的6.5節(jié)以及第8章;孫獻璞編寫了第7章。在本書的編寫過程中得到了西安電子科技大學通信工程學院的有關專家、教授的支持和幫助,在此表示深深的謝意。對西安電子科技大學出版社的領導和編輯對本書的關心和付出的辛勞我們在此也表示謝意。由于編者的水平有限,難免有不妥之處,懇請讀者批評指正。

作者簡介

暫缺《擴展頻譜通信及其多址技術》作者簡介

圖書目錄

第1章 緒論
1. 1 通信中的干擾與抗干擾
1. 1. 1 干擾
1. 1. 2 干擾與抗干擾技術的發(fā)展
1. 1. 3 抗干擾技術
1. 2 擴展頻譜技術
1. 2. 1 擴展頻譜系統(tǒng)的分類
1. 2. 2 擴頻系統(tǒng)的特點
1. 2. 3 擴頻技術在通信系統(tǒng)中的應用
本章參考文獻
第2章 擴頻技術及其理論基礎
2. 1 擴頻技術的理論基礎
2. 1. 1 Shannon公式
2. 1. 2 信號帶寬與信噪比的互換
2. 1. 3 擴頻通信系統(tǒng)的數(shù)學模型
2. 1. 4 擴頻系統(tǒng)的物理模型
2. 2 直接序列擴頻
2. 2. 1 直接序列擴頻系統(tǒng)的組成
2. 2. 2 直擴系統(tǒng)的信號分析
2. 2. 3 處理增益與干擾容限
2. 2. 4 軟擴頻
2. 2. 5 直擴系統(tǒng)的特點和用途
2. 3 跳頻
2. 3. 1 跳頻系統(tǒng)的組成
2. 3. 2 跳頻系統(tǒng)的信號分析
2. 3. 3 跳頻系統(tǒng)的特點和用途
2. 4 跳時
2. 5 線性調頻
2. 6 混合擴頻系統(tǒng)
2. 6. 1 FH/DS系統(tǒng)
2. 6. 2 TH/DS系統(tǒng)
2. 6. 3 TH/FH系統(tǒng)
2. 7 各種擴頻方式的比較
2. 7. 1 FH與DS的比較
2. 7. 2 特性分析
2. 7. 3 處理增益
2. 7. 4 綜合比較
本章參考文獻
思考與練習題
第3章 擴頻系統(tǒng)的偽隨機序列
3. 1 偽隨機碼的概念
3. 1. 1 移位寄存器序列
3. 1. 2 序列的相關特性
3. 1. 3 偽噪聲碼的定義
3. 2 m序列的產(chǎn)生方法
3. 2. 1 反饋移位寄存器
3. 2. 2 循環(huán)序列發(fā)生器
3. 2. 3 m序列發(fā)生器
3. 2. 4 不可約多項式的個數(shù)N1和m序列條數(shù)Nm
3. 2. 5 m序列的反饋系數(shù)
3. 2. 6 m序列發(fā)生器結構
3. 3 m序列的性質
3. 3. 1 m序列的性質
3. 3. 2 m序列的相關特性
3. 3. 3 m序列的功率譜
3. 4 Gold碼
3. 4. 1 地址碼的選擇
3. 4. 2 Gold碼的產(chǎn)生
3. 4. 3 Gold碼的相關特性
3. 4. 4 平衡Gold碼
3. 4. 5 產(chǎn)生平衡Gold碼的方法
3. 5 M序列
3. 5. 1 M序列的構成方法
3. 5. 2 M序列的性質
3. 6 R-S碼
3. 6. 1 R-S碼的概念
3. 6. 2 R-S碼的性質
3. 6. 3 R-S碼的產(chǎn)生
本章參考文獻
思考與練習題
第4章 擴頻信號的相關接收
4. 1 相關接收的最佳接收機
4. 1. 1 相關接收機
4. 1. 2 匹配濾波器實現(xiàn)
4. 2 擴頻相關接收機的結構
4. 2. 1 超外差接收機與數(shù)字中頻接收機
4. 2. 2 直接變換接收機
4. 2. 3 零中頻接收機
4. 2. 4 軟件無線電接收機
4. 3 相關接收的相關器
4. 3. 1 相關與相關器
4. 3. 2 相關方式
4. 3. 3 相關器的性能
4. 4 直擴系統(tǒng)的相關接收
4. 4. 1 直擴系統(tǒng)接收機組成及解擴方式
4. 4. 2 直擴信號的相關處理
4. 5 直擴系統(tǒng)的性能
4. 5. 1 直擴系統(tǒng)的抗干擾性能
4. 5. 2 直擴系統(tǒng)的多址性能
4. 5. 3 直擴系統(tǒng)的數(shù)據(jù)傳輸性能
4. 5. 4 直擴系統(tǒng)的抗截獲性能
4. 6 跳頻系統(tǒng)的相關接收
4. 6. 1 跳頻接收機的組成
4. 6. 2 跳頻信號的相關處理
4. 6. 3 跳頻系統(tǒng)的抗干擾性能
4. 7 跳頻器
4. 7. 1 跳頻器
4. 7. 2 跳頻器的組成
4. 7. 3 直接式頻率合成器
4. 7. 4 間接式頻率合成器
4. 7. 5 直接式數(shù)字頻率合成器
4. 7. 6 跳頻圖案
4. 7. 7 跳頻速率的選擇
4. 8 擴頻信號的信號解調
本章參考文獻
思考與練習題
第5章 擴頻系統(tǒng)的同步
5. 1 同步不確定性的來源
5. 2 直擴系統(tǒng)的同步
5. 2. 1 同步過程
5. 2. 2 初始同步方法
5. 3 滑動相關檢測
5. 3. 1 滑動相關同步器
5. 3. 2 “滑動——保持”同步器
5. 4 直擴同步的跟蹤
5. 4. 1 延遲鎖定環(huán)
5. 4. 2 雙△值延遲鎖定環(huán)
5. 4. 3 t-抖動環(huán)
5. 5 跳頻系統(tǒng)的同步
5. 5. 1 跳頻同步的內(nèi)容和要求
5. 5. 2 跳頻圖案的同步
5. 6 跳頻系統(tǒng)的掃瞄駐留同步法
5. 6. 1 基本原理
5. 6. 2 同步頭的結構
5. 6. 3 掃瞄駐留同步
5. 6. 4 性能分析
本章參考文獻
思考與練習題
第6章 特殊器件在擴頻系統(tǒng)中的應用
6. 1 聲表面波器件
6. 1. 1 聲表面波器件
6. 1. 2 聲表面波器件的特點
6. 1. 3 聲表面波技術的應用
6. 2 聲表面波抽頭延遲線
6. 2. 1 聲表面波抽頭延遲線
6. 2. 2 擴頻調制器
6. 2. 3 解擴解調器
6. 2. 4 同步
6. 2. 5 帶固定延遲線的聲表面波抽頭延遲線
6. 2. 6 頻率偏移對相關峰的影響
6. 2. 7 FH/DS系統(tǒng)的快速同步
6. 3 聲表面波相關/卷積器
6. 3. 1 聲表面波卷積器
6. 3. 2 聲表面波相關/卷積器
6. 3. 3 應用
6. 4 聲表面波延遲線
6. 4. 1 固定延遲線
6. 4. 2 聲表面波振蕩器
6. 4. 3 色散延遲線
6. 5 專用集成芯片
6. 5. 1 Stel-2000A
6. 5. 2 Intersil擴頻處理芯片
6. 5. 3 SC2001
6. 5. 4 DCA Digital Correlator Array
6. 5. 5 跳頻處理單元DE6003
本章參考文獻
思考與練習題
第7章 擴頻多址技術
7. 1 蜂窩技術及多址技術的基本概念
7. 1. 1 蜂窩技術的基本概念
7. 1. 2 多址技術的基本概念
7. 2 擴頻多址技術的分類及特點
7. 2. 1 跳頻多址 FHMA
7. 2. 2 碼分多址 CDMA
7. 2. 3 混合碼分多址
7. 3 碼分多址系統(tǒng)的原理與應用
7. 3. 1 基本原理
7. 3. 2 Walsh函數(shù)
7. 3. 3 實際系統(tǒng)應用
7. 4 碼分多址技術的容量分析
7. 4. 1 單區(qū)制的系統(tǒng)容量
7. 4. 2 蜂窩系統(tǒng)的通信容量
本章參考文獻
思考與練習題
第8章 擴展頻譜技術的應用
8. 1 地面戰(zhàn)術移動通信系統(tǒng)
8. 1. 1 國外戰(zhàn)術跳頻電臺概況
8. 1. 2 跳頻電臺中的主要技術問題
8. 1. 3 PRC-80跳頻電臺簡介
8. 2 衛(wèi)星通信系統(tǒng)
8. 3 民用移動通信系統(tǒng)
8. 4 JTIDS系統(tǒng)
8. 5 GPS系統(tǒng)
8. 5. 1 系統(tǒng)概況
8. 5. 2 GPS的碼和信號
8. 5. 3 GPS的定位原理
8. 6 無線局域網(wǎng)
8. 6. 1 無線局域網(wǎng)的特征
8. 6. 2 無線局域網(wǎng)標準
8. 6. 3 WLAN的組成及工作原理
8. 6. 4 無線局域網(wǎng)中的擴頻技術
8. 7 藍牙技術
8. 8 測距與測速系統(tǒng)
8. 9 其它方面的應用
8. 9. 1 電力線或照明線擴頻載波通信
8. 9. 2 微弱通信
8. 9. 3 礦井通信
8. 9. 4 各種測量
本章參考文獻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talentonion.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