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wǎng)-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科學技術工業(yè)技術建筑科學建筑理論免疫建筑綜合技術

免疫建筑綜合技術

免疫建筑綜合技術

定 價:¥68.00

作 者: 本書編委會
出版社: 中國建筑工業(yè)出版社
叢編項:
標 簽: 建筑設備

ISBN: 9787112078783 出版時間: 2006-01-01 包裝: 平裝
開本: 32開 頁數(shù): 560 字數(shù):  

內(nèi)容簡介

  “9.11”恐怖襲擊事件后,生化恐怖襲擊與建筑環(huán)境安全問題已經(jīng)得到各國的高度重視。本書即是全球第一本詳細闡述如何對建筑物實施有效的保護以抵御生化恐怖威脅的專著。它完整、系統(tǒng)地反映了到目前為止美國有關免疫建筑系統(tǒng)技術、生化恐怖襲擊與建筑環(huán)境安全問題的最新研究成果和技術水平。全書共分為17章,深入淺出地介紹并論述了當今世界上各種建筑物(如住宅、學校、醫(yī)院、辦公樓等)用于防御生化恐怖襲擊、空氣傳播的微生物病原體等、用于控制室內(nèi)空氣品質(zhì)所采用的設備系統(tǒng)和各種技術措施,以及生化武器的種類和性能,生化恐怖及其對建筑安全所構成的威脅,生化恐怖襲擊的檢測、防護、洗消、救治等。另外,本書還對新建通風空調(diào)系統(tǒng)的建設和維護,以及現(xiàn)有通風空調(diào)系統(tǒng)的改造方面提供了很多專業(yè)方面的建議和有價值的指導。 本書為從事建筑和建筑設備領域的工程技術人員,建筑物的管理、運行維護和安保人員,以及應急救援、醫(yī)療救治等各類相關人員提供了重要的技術參考和應用指南,可以幫助他們設計有效的設備系統(tǒng)以防御生化襲擊并保障人員的生命安全,為我國對增強防御生化恐怖襲擊的安全防護和緊急救援將有著很大的實用價值。本書適用于建筑師、設備工程技術人員,建筑物的管理、運行維護和安保人員,以及應急救援、醫(yī)療救治等各類相關人員,相關專業(yè)在校學生。

作者簡介

暫缺《免疫建筑綜合技術》作者簡介

圖書目錄

前言
致謝
物理符號說明
第1章 概論
1.1 引言
1.2 生化戰(zhàn)爭簡史
1.3 當今的生化恐怖主義
第2章 生物毒劑
2.1 引言
2.2 微生物
2.2.1 空氣傳播型病原體
2.2.2 帶病媒介傳播型病原體
2.2.3 食物和水傳播型病原體
2.3 毒素
2.4 生物調(diào)節(jié)劑
2.5 生物毒劑的武器化
2.6 生物毒劑的粒徑分布
2.7 紫外線照射下的微生物存活曲線
2.8 小結
第3章 化學毒劑
3.1 引言
3.2 化學毒劑的分類
3.3 作為設計基準的化學毒劑
3.4 化學毒劑模擬劑
3.5 小結
第4章 生化毒劑的劑量和流行病學
4.1 引言
4.2 生物毒劑的劑量
4.3 化學毒劑的接觸劑量
4.4 生化毒劑的吸入劑量
4.5 生化毒劑的攝人劑量
4.6 毒素的致死劑量曲線
4.7 疾病發(fā)展曲線
4.8 小結
第5章 生化毒劑的釋放方式
5.1 引言
5.2 室外釋放方式
5.3 室內(nèi)釋放方式
5.4 食物和水傳播型毒劑的釋放方式
5.5 小結
第6章 建筑物及其受襲情景
6.1 引言
6.2 建筑物的類型及相對風險
6.2.1 商業(yè)建筑
6.2.2 政府建筑
6.2.3 食品和娛樂設施
6.2.4 醫(yī)療保健設施
6.2.5 住宿設施
6.2.6 教育設施
6.2.7 商貿(mào)設施
6.2.8 集會設施
6.2.9 特殊建筑
6.3 針對建筑物的襲擊方式
6.3.1 室外釋放
6.3.2 新風口釋放
6.3.3 室內(nèi)爆炸釋放
6.3.4 室內(nèi)被動釋放
6.3.5 室內(nèi)氣溶膠化釋放
6.3.6 風道內(nèi)釋放
6.4 小結
第7章 通風系統(tǒng)
7.1 引言
7.2 通風系統(tǒng)的類型
7.3 通風模型
7.3.1 采用微積分方法建立通風模型
7.3.2 采用數(shù)值計算方法建立通風模型
7.3.3 采用c0ntamw軟件建立通風模型
7.4 采用計算流體動力學方法(cfd)建模
7.5 小結
第8章 空氣凈化與消毒系統(tǒng)
8.1 引言
8.2 過濾
8.2.1 過濾的數(shù)學模型
8.2.2 過濾器的應用
8.2.3 微生物過濾的測試結果
8.2.4 液態(tài)氣溶膠的過濾
8.3 紫外線殺菌照射
8.3.1 uvgi的數(shù)學建模
8.3.2 uvgi系統(tǒng)的應用
8.4 uvgi與過濾器聯(lián)合使用
8.5 氣相過濾
8.6 小結
第9章 建筑物受襲情景的數(shù)值模擬
9.1 引言
9.2 建筑物遭受襲擊的基準情景
9.3 生化襲擊情景的模擬
9.4 采用contamw軟件模擬
9.5 幾個模型建筑的模擬
9.6 采用contamw軟件進行多區(qū)域模擬
9.7 過量襲擊情景
9.8 突然釋放的襲擊情景
9.9 利用室外新風清除化學毒劑
9.10 小結
第10章 生化毒劑的檢測
10.1 引言
10.2 化學檢測
10.2.1 化學檢測器的響應時間
10.3 生物檢測
10.3.1 空氣采樣
10.3.2 生物傳感器
10.3.3 粒子檢測器
10.3.4 質(zhì)譜分析和激光雷達(lidar)技術
10.4 小結
第11章 免疫建筑控制系統(tǒng)
11.1 引言
11.2 控制系統(tǒng)
11.3 控制系統(tǒng)結構
11.3.1 “檢測-報警”系統(tǒng)
11.3.2 “檢測-隔絕”系統(tǒng)
11.3.3 “檢測-處置”系統(tǒng)
11.4應急系統(tǒng)(emergency svstem)
11.4.1 新風沖洗(outside air purging)
11.4.2 二級系統(tǒng)(secondalv system)的運行
11.4.3 避難區(qū)(sheltering zone)的隔絕
11.5 免疫建筑的建筑設備自動化(building automation)
11.6 小結
第12章 安全和應急程序
12.1 引言
12.2 實體安全措施(physical security measures)
12.3 事件識別(incident recognitjton)
12.4 應急反應(emergency response)
12.5 使裝置失效(disabling devices)
12.6 緊急疏散(emergency evacuation)
12.7 就地避難(sheltering in place)
12.8 醫(yī)療反應(.medical response)
12.9 安全規(guī)程(security protocol)
12.10 人員培訓
12.11 小結
第13章 洗消與修復
13.1 引言
13.2 物理洗消方法
13.3 化學洗消方法
13.4 臭氧
13.5 二氧化氯
13.6 snl泡沫
13.7小結
第14章 替代技術
14.1 引言
14.2 加熱消毒
14.3 低溫冷凍
14.4 干燥
14.5 被動式日光照射
14.6 植物空氣凈化
14.7 抗菌涂層
14.8 靜電過濾器
14.9 負離子化
14.10 超聲波處理
14.11 光催化氧化
14.12 臭氧消毒
14.13 微波輻射
14.14 脈沖白光
14.15 脈沖過濾光
14.16 脈沖電場
14.17 伽馬射線輻射
14.18 電子束
14.19 小結
第15章 經(jīng)濟性分析與系統(tǒng)優(yōu)化
15.1 引言
15.2 選擇系統(tǒng)性能標準
15.3 過濾系統(tǒng)的經(jīng)濟性
15.4 紫外線殺菌照射(uvgi)系統(tǒng)的經(jīng)濟性
15.5 炭吸附器的經(jīng)濟性
15.6 能耗分析
15.7 小結
第16章 郵件收發(fā)室與生化毒劑
16.1 引言
16.2 郵件收發(fā)室污染
16.3 建筑物的通風系統(tǒng)
16.4 建筑物的一般區(qū)域
16.5 郵件的人工處理
16.6 污染的信件及包裹
16.7 郵件處理設備
16.8 郵件運輸車輛
16.9 郵件收發(fā)室規(guī)程
16.10 小結
第17章 結語
17.1 引言
17.2 生化恐怖主義的今后發(fā)展
17.3 間接有助于室內(nèi)空氣品質(zhì)
17.4 工程師與今后的疾病控制
附錄a 生物毒劑數(shù)據(jù)庫
附錄b 病原體的疾病發(fā)展和致死劑量曲線數(shù)據(jù)庫
附錄c 毒素和劑量曲線數(shù)據(jù)庫
附錄d 化學毒劑數(shù)據(jù)庫
附錄e 紫外線殺菌照射(uvgi)系統(tǒng)的規(guī)格與殺滅率
附錄f 計算紫外線殺菌照射(uvgi)系統(tǒng)直射輻射平均場強的源程序
術語表
參考文獻
作者簡介
譯后記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talentonion.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