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安憶《傷心太平洋》以長篇小說《長恨歌》獲第五屆茅盾文學獎。王安憶嘗試性地并成功地獲得了以女性視角構造大歷史敘事的經驗,她書寫了當代文化的核心命題:都市、想象的社群、個人與歷史,并賦以無限鋪陳而華美的語言。鐵凝《永遠有多遠》中國作協副主席,河北作協主席。鐵凝的小說充分地體現女性作家的特點:意境優(yōu)美,感情細膩,情節(jié)纖巧,還有浪漫的想象,自覺而有力地對男性的經典敘述進行挑戰(zhàn)。張潔《只有一個太陽》第一個獲得短、中長篇小說的三項國家獎的作家,唯一獲得全國優(yōu)秀短篇小說獎"三連冠"的作家。長篇小說《沉重的翅膀》獲第二屆茅盾文學獎。美國文學藝術院榮譽院士。徐坤《白話》徐坤的寫作體現了女性對社會變遷的極度明敏與準確把握,她以縱橫恣肆、渾灑自如的姿態(tài)成為一個當代文學的批判者和調侃者,創(chuàng)造了一篇篇新時代的儒林外史。張抗抗《隱形伴侶》黑龍江省作協副主席。這是張抗抗的一部長篇小說。小說以或真實或虛構的筆法,向人們展示一個個豐富多彩、亦真亦幻的人生,以女性作家的似水柔情詮釋復雜變幻的世界。林白《日午》因長篇小說《一個人的戰(zhàn)爭》深刻細致地表現了女性經驗,在文壇引起強大的反響,此后被認為是個人化寫作的代表之一,這不只是對女性生命經驗和身體欲望的書寫,而更重要的是對女性的歷史視域及對現代世界、現代化進程的記述與剖析。張欣《一意孤行》張欣是新時期以來第一個成熟而成功的女性通俗小說家,她準確而明敏地觸及并把握了都市、商業(yè)社會與女性的關系及變遷,在她的"白領麗人"的系列故事中以細膩、痛楚而溫存的筆調,展現了現代化商業(yè)進程中女性所體味的那份深刻而無言的創(chuàng)痛感與彌散著的辛酸。方方《黑洞》以中篇小說《風景》開始矚目文壇。方方總是在浩漫的生存布景后面,在深淵最黑暗的所在,清楚地看見那些奇異的世界,以及世界的風景。陳染《沙漏街的卜語》姐妹情誼始終是陳染小說中一個繁復而纏繞不去的主旋,她在愛恨交織,既欲又怕的感情中書寫女性之誼與男女之戀,在大都市的感情沙漠和鋼筋水泥的叢林面前,姐妹情感成了唯一的屏障和庇護。徐小斌《迷園》獲全國首屆魯迅文學獎。徐小斌作品中的女主人公無論是向情感奇遇索取慰籍、向異語文化索取救贖,還是在想象和夢幻中進行反叛和抗議,最終卻無從逃脫那個女人的"古老的"命運與故事,成為人類祭壇上的犧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