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櫻桃”這個詞幾乎是超現(xiàn)實的,它精致、嬌小、脆弱,它和這個世界有一種緊張關系,相對于龐大、沉重、粗糙、熱烈和嘈雜的一切,它是寧靜、是輕逸,是懷疑和疏離。 革命時期的櫻桃,這是大時代的風雨中人的思考和命運,是狂歡和狂歡中恍惚的停頓,是對“文革”,對我們的記憶和經驗的另一種書寫。 ——著名評論家《人民文學》副總編 李敬澤全書描寫“文化大革命”期間下鄉(xiāng)的一批知識青年的生活與愛情、希望與掙扎。主要塑造了魯巖、李輝、謝曉燕等不同性格,面對環(huán)境做出不同選擇的年輕人,通過發(fā)生在他們身上的事件,折射出了一代中國知識青年的現(xiàn)實與精神兩個層面的困境。其中魯巖所看守的櫻桃園及其所結出的果實,在作者筆下獲得了精神隱喻的品格與力量。較之于同類題材,本書采用了多角交叉的敘述角度,并引入了下鄉(xiāng)知青當?shù)匾晃秽l(xiāng)村干部的生活作為全書的背景,使小說頗具幾分宏大敘事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