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個關于“書店”(或者也可以說是關于“書”)的、近乎悲情的小說。主人公弗蘿倫絲似乎是為了尋找一種叫“意義”的東西才決定在一個名為哈堡的小鎮(zhèn)上開家書店。但是,正如“老屋”中那個看不見卻又無處不在的“敲打鬼”一樣,以加瑪特夫人為代表的小鎮(zhèn)上的各個階層的勢力在有意無意間對這個書店充滿了排斥甚至敵意,就是那個圖書分類工作做得極好的小姑娘——克里斯汀,也對所有關于書的東西充滿了怨恨。隨著惟一支持弗蘿倫絲及其書店的紳士——布朗迪希先生的去世,書店也因此凄然關閉。作者文筆娓娓,簡潔雋永,小說中彌漫著悲情氣氛。弗蘿倫絲是本書的主人公,在她丈夫過世八年后,突然想開一家書店——故事總是這樣開始的。某個念頭,打斷你原本平靜的生活,仿佛要尋求一種叫做“意義”的東西。她其實并不懂書。有一天,我翻譯到那一段,她正為新書上架,想著扉頁上的一句話——“一本好書是一位大師精魂凝結而成的珍貴寶血,是為了超越生命的生命而永久珍藏?!彼匆姟把薄ⅰ熬辍边@樣的字眼,就把書放在宗教與家庭醫(yī)藥圖書之間。就在那一時刻,我忽然感動無比,惟其不懂,她對書的熱愛才尤為寶貴。惟因為有這種熱愛存在,她所遭遇的人生的淡淡悲哀,才透出溫暖人心的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