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韻詩學主要由兩個部分組成,即神韻詩史和神韻詩論。神韻詩史,實際上就是神韻詩派發(fā)展和演變的歷史。過去,神韻詩作為古典詩歌中重要的一支已多有人論及,但是,作為一個流派,卻末見專門研究。其實,在中國詩歌史上,神韻詩不僅作為一種風格存在,更重要的,它是作為一個流派存在的。也就是說,它有自己發(fā)生、發(fā)展、成熟和衰落的過程,并擁有一批前后相承的作家和代表作品。從這個意義上說,神韻詩的意義和價值尚末被人們完整地揭示過。眾年周知,正式在詩界標舉神韻、并且訴諸實踐的是清代的詩人兼評論家王土禛,然而,王土禛在神韻派中已屬殿軍和尾聲,遠非首創(chuàng)者。他最重要的貢獻就是對神韻派的創(chuàng)作和理論進行了總結,這給我們研究神韻詩派提供了重要依據。迄今的研究事實表明,只有對神韻詩派作一番探木溯源的工作,才可能準確地把握神韻詩的藝術底蘊及其不朽的美學價值,以避免一鱗半爪和淺嘗輒止的研究。本書的神韻詩史研究就是這方面所作的一個嘗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