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wǎng)-DuShu.com
當(dāng)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人文社科歷史史學(xué)理論譯余偶拾

譯余偶拾

譯余偶拾

定 價:¥19.00

作 者: 楊憲益
出版社: 山東畫報出版社
叢編項:
標(biāo) 簽: 史學(xué)理論

ISBN: 9787807132431 出版時間: 2006-05-01 包裝: 平裝
開本: 32開 頁數(shù): 314 字?jǐn)?shù):  

內(nèi)容簡介

  朋友要我把過去發(fā)表過的文史考證筆記,整理一下,編成一集出版。這些筆記都是舊作。在付印之前,有必要作些說明,交代一下。我開始寫這類筆記是在抗日戰(zhàn)爭期間。當(dāng)時寄居重慶北碚,在國立編輯館做英譯《資治通鑒》工作,同盧冀野、楊蔭瀏、楊仲子等朋友來往很熟。在他們幾位的鼓勵下,寫過一些文史考證文章,寄給上海的《新中華》雜志發(fā)表。在一九四七年把其中的二十幾篇編成一個集子,盧冀野兄給它起了一個名字,叫做《零墨新箋》,編入“新中華叢書”,只發(fā)行了一版。后來在解放戰(zhàn)爭期間,又陸續(xù)寫過一些筆記。一九四九年南京解放后,又把這些后寫的稿子編成一集,自己出錢印了一百本,起名叫《零墨續(xù)箋》,分送一些朋友。后來就再沒有這種閑情去寫這些東西了。有些朋友認(rèn)為這些考證,雖是我青年時期不成熟的讀書筆記,也許還有些參考價值,要我再編一下,重新付印,因?yàn)樵瓉淼摹读隳鹿{》和《零墨續(xù)箋》,今天已很難找到了。去年有些老朋友要我再寫幾篇這類筆記,由于他們的盛情難卻,曾寫過幾篇,連同一些舊稿在報刊上登載過,起了一個新名,叫做“譯余偶拾”。這次重編舊稿,就用《譯余偶拾》這個新名,因?yàn)樽约褐饕€是個翻譯匠,而且《零墨新箋》那個書名自己也并不喜歡。新寫的幾篇這次都未收入此編,因?yàn)楝F(xiàn)在用的文體,同過去不大一致,放在一起,好像不太合適;將來如有余暇,能多寫幾篇,再出一本《譯余偶拾二編》好了。重讀這些青年時的筆記,覺得內(nèi)容上問題不少。有許多過去的假設(shè),如考證李白先世源出西南邊疆,顯然是錯誤的,以前已有詹鎂等同志考證李白的先世來自碎葉了。此外還有不少疏忽之處,如考證蕃薯在明萬歷年間始傳入中國,應(yīng)該說明這里的蕃薯是指馬鈴薯,不是白薯。還有不少牽強(qiáng)附會、望文生義、不夠嚴(yán)肅之處,但是也有些考證,如關(guān)于《西域記》的摩醯羅炬羅即吐谷渾的慕利延,以及一些關(guān)于東羅馬和古代中國的交往,則今天我還是認(rèn)為可以成立的,所以也許還值得重新出版一次。這次編印過去的舊稿,沒有做什么文字上的改動,只是從《零墨續(xù)箋》里抽掉了一篇,其余一切照舊。很明顯,內(nèi)容上的錯誤是大量的,希望讀這本集子的朋友予以指教改正。

作者簡介

暫缺《譯余偶拾》作者簡介

圖書目錄

    李白與《菩薩蠻》
   《柘枝舞》的來源
   關(guān)于蘇祗婆身世的一個假設(shè)
   康昆侖與段善本
   康昆侖與摩尼教
   秦王《破陣樂》的來源
   唐代樂人關(guān)于共振現(xiàn)象的知識
   民間保存的唐《西涼伎》
   板橋三娘子
   中國的掃灰娘故事
   《酉陽雜俎》里的英雄降龍故事
   《高僧傳》里的國王新衣故事
   唐代新羅長人故事
   薛平貴故事的來源
   《逸周書·周祝篇、太子晉篇》和《荀子·成相篇》
   《穆天子傳》的作成時代及其作者
   《莊子》的原來篇目
   《中康日食》考辨
   《水滸傳》古本的演變
   《水滸傳》故事的演變
   十八世紀(jì)關(guān)于英國的中國記載
   宋代的養(yǎng)金魚
   蕃薯傳人中國的記載
   釋支那
   景教碑上的兩個中國地名
   漢初孝的觀念傳播西方說
   漢初封建制傳播西方說
   希臘王尤屠帝摩東征考
   古代于闐為希臘殖民地說
   大秦道里考
   大秦異名考
   大秦國的制度與風(fēng)俗
   大月氏王都考
   大宛王都考
   大月氏五翕侯疆域考
   塞種紀(jì)元起算的年歲
   迦膩色迦王的年代問題
   阿剌銘刻上的迦膩色迦紀(jì)元
   迦膩色迦遣使羅馬的記載
   大月氏王寄多羅與?賓王馨孽
   《漢書》上的廚賓王陰末赴
   漢代廚賓國考
   唐代東羅馬遣使中國考
   宋代東羅馬遣使中國考
   《嶺外代答》里關(guān)于東羅馬的記載
   明代拂蒜通使考
   清初見于中國記載的東羅馬
   九州戎考
   九州戎的西徙
   塞種的別名“駒支”
   義渠國考
   月氏兩次西移的年代
   龜茲與乾陀的雀離伽藍(lán)
   東羅馬的鴉片貿(mào)易
   漢武帝與拂?
   粟特國考
   隋代的康國都城
   昭武九姓國考
   讀《北史·西域傳》
   唐代西班牙與中國的通使
   漢劉平國龜茲刻石考
   《魏書》地豆于即韃靼考
   塔塔兒六姓考異
   約翰長老的原名及其都城
   蒙古名稱的原義及其來源
   宇文氏名稱的起源
   蠕蠕為女真前身說
   蠕蠕始祖木骨閭的原籍問題
   悅般國的覆滅
   瀕水即大凌河說
   論《遼志》瀕水非漢代壩水
   論漢初真番的位置
   說西史所見的庫蠻即庫莫奚
   說烏孫與庫莫奚為同一民族
   說“縣官”“官家”為“可汗”的異譯
   論南京別名金陵或冶城的來源
   “不得祠”辯誤
   漢桓帝時仁孝之辯
   漢明帝夢佛求經(jīng)的神話
   桓譚《新論》里的佛教思想
   中國記載里的火雞
   中國青瓷的西洋名稱
   關(guān)于紙的兩個外國名稱
   盤越與車離
   《西域記》的大族王摩醯羅炬羅
   關(guān)于《元史》郭侃渡海收富浪的記載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talentonion.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