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收錄了儒學大師馬一浮先生在復性書院講學期間答復院內、院外學者的書信,以及平時對學生的示語和批語,是先生教育實踐的重要組成部分。全書分為正編、續(xù)編、補編三部分,論及書院教育的性質和特色,對儒學的研究和理解,以及治學方法,從中可窺見其“因材施教,隨機指點”的教育原則。學界認為“以書札論學者殆無過于朱熹、陸九淵。今日尚持此傳統,而文字之美,內容之純,先生之《爾雅臺答問》可上比朱、陸諸大儒而毫無愧色者。沉者,如巨石落水,塊塊到底。著者,如好手發(fā)箭,箭箭中的。痛者,如吃棒受刃,透骨徹心??煺?,如痼疾新除,久渴得飲。脈暢筋舒,神清氣爽,如此,方形容得此四字意味。然此是效驗,不是功夫。功夫乃是忠信篤敬,須是實到此田地,方能覺得效驗如此真切。若言功夫,更無一毫不盡,才是忠。更無一毫不實,才是信。真積力久,無一息間斷,才是篤。精嚴縝密,無一線走作,才是敬。忠信四字,于功夫見本體。沉著四字,于效驗見功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