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wǎng)-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文學藝術藝術藝術理論美的培養(yǎng)

美的培養(yǎng)

美的培養(yǎng)

定 價:¥32.00

作 者: 李永長
出版社: 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叢編項:
標 簽: 暫缺

購買這本書可以去


ISBN: 9787500450023 出版時間: 2005-03-01 包裝: 平裝
開本: 16開 頁數(shù): 348 字數(shù):  

內(nèi)容簡介

  本書是討論美術教育理論極其歷史的著作。全書內(nèi)容結(jié)構(gòu)分為上下兩編:上編主要內(nèi)容可概括為三部分:一是關于美術教育的發(fā)生、發(fā)展。從人類學和社會學的角度,論述美術教育與人類生命、人格和社會發(fā)展進步的內(nèi)在深層關系,闡明它的普遍性、重要性,并綜述改革的迫切性。二是關于美學和審美教育,從生命、哲學、教育學、心理學等角度,論證審美教育在素質(zhì)教育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探討實施美術教育的正確方法和途徑。三是美術教育的實踐與改革,從國內(nèi)外美術教育的發(fā)展趨勢,最新教育理念,結(jié)合現(xiàn)實問題與切身體驗,探討美術教育的改革與發(fā)展。下編為八個國家的美術教育歷史綜述,書中選擇各國美術教育史上最為輝煌的時期,以揭示其各自的突出特點和對世界的獨特貢獻;并論證美術教育在各國文明進步中的特殊地位和作用,尋找今天我們可借鑒的歷史經(jīng)驗。本書理論觀點新穎獨到.針對性、應用性強,很多地方頗有新意,具有學術引領價值。且全書圖文結(jié)合,有較強的視覺閱讀愉悅性。

作者簡介

  李永長,1940年1月生。1958年初中畢業(yè)后考入原西北師范學院(現(xiàn)西北師范大學)美術系預科,1960年秋升入本科,習油畫專業(yè)。1964年6月畢業(yè)后在該校附中任美術教員。1979年1月調(diào)入西北師范大學美術系任教至今。上大學時課余自學版畫,自1963年創(chuàng)作第一幅套色木刻((風沙線上》后,長期從事版畫創(chuàng)作。作品取材廣泛,追求清新、明快、雄渾、博大的藝術風格和大西北的地域特色,著力表現(xiàn)時代特點和各族人民創(chuàng)造新生活的精神風貌。代表作有《風沙線上》、《赤子情》、《金秋》、《春韻))、《春暖》、《高原魂魄》等。出版有連環(huán)畫《陳勝斗子L鮒》、《元元見到了孫悟空》。近年來潛心研究美術教育理論,發(fā)表論文三十余篇。出版專著“美術教育論叢》,并與他人合作編著全國高師美術專業(yè)教材《中等學校美術教學法》,選編有“美術教育文選》。原系西北師大敦煌藝術學院副院長,美術系主任,甘肅省美協(xié)副主席,甘肅省教委學校藝術教育指導委員會副主任等職?,F(xiàn)為該校美術學系教授,教育部第四屆藝術教育委員會委員。

圖書目錄

前言
上編 關術教育理論與實踐
 第一章 點燃生命之光——藝術與人格發(fā)展
  一 藝術與生命
  二 創(chuàng)造是生命活力的最突出表現(xiàn)
  三 藝術教育與智力培養(yǎng)
  四 藝術教育與人的全面發(fā)展
 第二章 藝術與科學
  一 美育與人格完善
  二 藝術與科學
 第三章 審美感覺論
  一 感覺的重要性
  二 感覺、審美感覺和美感
  三 有關審美感覺諸問題
  四 審美感覺力的培養(yǎng)
 第四章 審美教育論
  一 時代的呼喚
  二 美育歷史的簡要回顧
  三 審美教育價值的意義
  四 美育的基礎
  五 圖像文化與美育
 第五章 論圓形與美術造型原理
  引 言
  一 圓形與宇宙觀念
  二 圓形與生命特征
  三 運動與圓狀造型
  四 關于“原始魔環(huán)”
  五 圓形中所蘊涵的審美觀念
 第六章 美術教育與情感智力筒論
  一
  二
  三
  四
 第七章 后現(xiàn)代與美術課程改革研究
  一 后現(xiàn)代與美術教育
  二 后現(xiàn)代和建構(gòu)主義課程觀
  三 外國美術課程與教材的改革現(xiàn)狀
  四 中國美術教材的特點
 第八章 歐洲美術教育管窺
  一 博物館協(xié)助學校美術教育
  二 從孩子們對畫的評論想到的
  三 訪問巴黎美術學院
  四 西方現(xiàn)代派美術的境遇
 第九章 談色彩寫生練習中的錯誤涂改
 第十章 練眼練腦練手——談美術的基本功
下編 關術教育史論
 第十一章 中國古代文人畫家美術教育模式初探
  一 師徒教育培養(yǎng)出的畫家
  二 師徒教育的重要特征——親師合一
  三 師徒教育的內(nèi)容
  四 對師徒教育的評價
 第十二章 古希臘美術教育
  一 獨特的歷史背景
  二 古希臘的學校教育狀況
  三 古希臘的美術教育思想
  四 希臘的雕塑
 第十三章 文藝復興時期的意大利美術教育——從維多利諾到達芬奇
  一 人文主義思想及對美術教育的影響
  二 文藝復興時期意大利的美術教育
  三 達芬奇的美術教育思想
 第十四章 法國近現(xiàn)代美術教育
  一 拉伯雷對法國近代美術教育的貢獻
  二 法國美術學院和勒布倫的輝煌成就
  三 現(xiàn)代派繪畫運動和法國現(xiàn)代美術教育
 第十五章 英國近現(xiàn)代美術教育 ——從莫爾到第一次世博會
  一 文藝復興時期的英國
  二 18世紀英國的美術及其教育狀況
  三 19世紀英國的美術教育改革
 第十六章 德國近現(xiàn)代美術教育——從席姆勒到包豪斯
  一 早期德國實科教育中的美術教育
  二 工業(yè)革命時期的德國美術教育
  三 19世紀末至20世紀初的德國美術教育運動
  四 “包豪斯”現(xiàn)代美術設計教育
 第十七章 美國近現(xiàn)代美術教育——從本杰明富蘭克林到“零點計劃”
  一 美國獨立初的美術教育
  二 沃爾特史密斯和工業(yè)圖畫運動
  三 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以后的美術教育
  四 “零點計劃”
  五 羅恩菲德、艾斯納等人的美術教育思想
  六 美國美術教育對世界的貢獻
 第十八章 俄國近現(xiàn)代美術教育
  一 巡回展覽畫派及俄羅斯近代美術教育
  二 前蘇聯(lián)和俄羅斯的美術教育
 第十九章 日本近現(xiàn)代美術教育
  一 日本近代美術教育
  二 日本現(xiàn)代美術教育
附錄一 難得詩情人畫中——繪畫創(chuàng)作散論
附錄二 雕版鏤心苦追尋——版畫創(chuàng)作談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talentonion.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