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大前程》是狄更斯最成熟的作品之一,是他比較晚期的作品。狄更斯經歷了豐富的人間生活后,對人,對周圍環(huán)境,對自己的生活經歷都有了深刻的認識,而所有他成熟的思想認識都匯總在《遠大前程》一書中。這部作品原題名是GreatExpectations,意思是指一筆遺產,中國把它譯成“遠大前程”。這個譯名給讀者一種印象,即作品的主人公是有遠大前程的。而事實上,這個“遠大前程”是帶諷刺意義的,應該說這部作品的主題決非僅僅是寫孤兒皮普想當上等人的理想幻滅的故事,如果這樣理解,就領會錯了狄更斯創(chuàng)作這部作品的意義。皮普生活在姐姐家里,生活艱苦,他的理想是當一名像姐夫一樣的鐵匠,他沒有想當上等人。后來他之所以想當上等人是因為環(huán)境的改變。狄更斯的哲學思想之一是環(huán)境對人思想的影響。不同的環(huán)境可以造就成不同的人。皮普的整個發(fā)展過程是符合一般人性理論的。這部作品并非任意寫出,而是以狄更斯以前的十多部作品為基礎,是他思想的總結。狄更斯把自己的人生觀、哲學和道德的思想都總結到了這部創(chuàng)作之中。 故事的主人公叫匹普,是個苦命孤兒,依靠姐姐扶養(yǎng)長大。但除了姐夫喬以外,包括他姐姐在內的周圍的人,平時不是對他耳提面命,就是對他責罵毆打。因此,他的童年充滿了不幸,得不到什么溫暖。匹普在小時候曾經掩護過一個逃亡的囚徒。后來他被鎮(zhèn)上的一個神經質的地主貴族郝薇香小姐叫去伺候,給她消愁解悶。在那里,匹普見到了郝薇香小姐的養(yǎng)女,美貌而又高傲的艾絲黛拉。匹普深深地愛上了她。他自慚形穢,為了要得到艾絲黛拉的愛情,他一心想做個"上等人"。匹普遂漸長大成人,他當了干鐵匠營生的姐夫喬的學徒,但是逢年過節(jié)還是上郝薇香小姐家去,盡管這時郝薇香小姐己經把艾絲黛拉送出國"接受上流小姐的教育去啦",可是匹普卻越來越熱戀著艾絲黛拉。就在這以后,有個曾經在郝薇香小姐家出入的律師賈格斯,跑來找匹普和他的姐夫,說有個不愿透露姓名的財主委托他通知匹普,他將來可以繼承一筆相當可觀的財產,而且產業(yè)的現主人還要他馬上跟姐夫解除師徒合同,到倫敦去"接受上等人教育"。匹普以為這是出于郝薇香小姐的主意,他的幻想可以變成現實了,自然全盤接受了這種安排。匹普來到倫敦接受"上等人"教育的時期,艾絲黛拉也回國了,匹普又能經常和艾絲黛拉相見。艾絲黛拉若即若離、忽冷忽熱的態(tài)度把個匹普挑逗得非常痛苦。但匹普還是一廂情愿地以為這是郝薇香小姐為了成全艾絲黛拉和他的好姻緣,給他的磨煉和考驗,因此,還是苦苦地戀著她。然而不久,真相就大白了。有一天深夜,有一個人來找匹普,匹普認出此人就是他童年時救過的逃犯。原來就是這個逃到海外異國發(fā)財致富的囚犯暗中出錢要把匹普培養(yǎng)成"上等人"。他現在偷偷回國,就是想看一看他要培養(yǎng)的上等人現在出落得怎么樣了。這件事完全和郝薇香小姐無關。郝薇香小姐所以一再找匹普去。讓匹普和艾絲黛拉不斷相見,無非是為了她在新婚那天,就傷心地被人遺棄,現在要在兩個無辜的孩子身上進行報復。郝薇香小姐象斗蟋蟀似的逗引他們相愛,然而結果卻讓艾絲黛拉"嫁給一頭畜生",在精神上對匹普進行了無情的折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