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內地漢族藏傳佛教信仰者的心靈朝覲紀實,親歷目睹的情景,翔實準確的史料,神妙傳奇的典故,700余幅精選彩圖,匯成震撼心靈的本書。 佛教的千經萬典,歸結起來就是“修心”兩個字。佛法即是心法。所有修行的果位,都是修心程度的標志。一切萬法,都起于心,歸于心。人生一切苦樂,心是承受者。 心是一個最矛盾的東西:最大的是心,最小的也是心;最明亮的是心。 最黑暗的也是心:最樂最甜的是心,最苦最酸的也是心;私是心,公也是心;好是心,壞也是心。語言文字中的所有形容詞,都是用來描述心的感受的,都是心的標簽。 佛教向人們揭示了這樣一個事實:眾生皆有一顆光明的心,叫做佛性。 但是這種本來光明閃爍的“心”被無遏制的欲望之“貪”、揮不去的憤怨之“嗔”、愚昧無明之“癡”遮掩污染得暗淡無光。感覺到活得很累,活得很苦。學佛。照著佛的教導去做,就可以使苦樂無常的生命化為不生不滅的常樂自在。 自覺自愿之心就是我們所說的“佛心”、“佛性”。就是沒有人提醒你,沒有人督促你,也沒有交換條件。甚至沒有人看見你,完全是你自己的覺悟產生的一種博大的“慈悲心”,一種“愛心”,一種本能的道德意識啟迪你去棄惡揚善,去舍己為人。為了他人利益去犧牲自己。現(xiàn)在社會上許許多多的不為名利、無私奉獻的先進人物,就是這樣的人。他們不一定就是佛教信仰者,但他們正是菩薩的化身。 一一貢唐倉·丹滅旺旭(1926—200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