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世紀贏得世界承認的最偉大的教育家之一——瑪麗亞·蒙臺梭利,1907年1月6日在羅馬創(chuàng)辦了第一所“兒童之家”,她認為3歲決定孩子的一生,孩子的教育應盡量放在3歲前進行。根據“兒童之家”的實驗,蒙臺梭利提出了一系列有關兒童教育和發(fā)展的規(guī)律:1胚胎期:也就是說兒童有兩個胚胎——一個是心理胚胎,一個是生理胚胎。嬰兒要通過不斷地吸收外界刺激來形成各種心理胚胎活動的能力,而心理胚胎是人類所特有的。2敏感期:這一時期的兒童對一切都充滿活力和激情,他們學習什么就立即會什么。3發(fā)展的階段性:第一階段(O-6歲)是兒童各種心理功能形成的時期,3歲之前的兒童是沒有思維意識活動的,他們只能無意識地吸收外部給予的東西,這個時期稱為“心理胚胎期”;第二階段(6—12)的兒童心理方面的發(fā)展逐漸走向平穩(wěn);第三階段(12—18歲)的兒童身心都在經歷著巨大的變化,思維開始逐漸成熟起來。4兒童是在“工作”中成長的:蒙臺梭利將兒童使用教具的活動稱為“工作”,而將兒童在日常生活中玩耍玩具的活動稱作“游戲”。她認為,兒童的身心發(fā)展必須通過“工作”來完成,而不是通過“游戲”。她還指出,游戲只會讓兒童產生不切實際的幻想,是培養(yǎng)不出兒童嚴肅、認真、準確、求實的責任心和守紀律的行為習慣的,“工作”卻可以。蒙臺梭利的教育之所以能影響全世界幼教教師和廣大父母,不僅僅是因為她曾經創(chuàng)辦過“兒童之家”,積累了大量的實踐經驗,最重要的是她總結和攫取了盧梭、裴斯泰格齊、福祿貝爾等自然主義教育家的思想精華。蒙臺梭利認為,家長不能把孩子當成一個物體來對待,而應把他們作為人本身來細心呵護。譯者2005年12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