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本《了凡四則》,是明朝進士袁了凡根據他的親身體會,用具體的事例,對比的方法,從理論上、心態(tài)上、學習上、行動上教育兒子如何安身立命、積德行善、待人處事的一部名著。它分四個部份,也就是四訓。第一,安身立命之學。講述他年輕時有人為他算命,說他命中無子,壽命也只有五十三歲。他信以為真,從此,心灰意冷,茫茫終日,不思進取,以此為了結一生。后經云谷禪師指點,經過實踐,使他認識到命運并不是一成不變的,于是,他努力學習,改正缺點,積極行善,誠作好事,終于改變了自己的命運,不僅得三個兒子,官也做到尚寶司少卿。第二,改過之法。他是怎么改正缺點,積德行善的呢?方法有三:(一)要發(fā)恥心。(二)要發(fā)畏心。(三)要發(fā)勇心。第三,積善之方。用現代語言來說,就是如何積德行善,多作好事。第四,謙德之效。人以誠為本,謙為誠之實。一個人要想成就事業(yè),改變命運,必須謙虛謹慎,以誠待人,以體服人,能事事順遂,處處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