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滿足廣大讀者的需要,筆者經過多年的潛心努力,撰寫了這部《道德經》解讀。此書的特點是,在充分理解原文的基礎上,努力用通俗的語言,將原文翻譯出來,并附有簡單的注釋和提示性文字,從而使《道德經》變得更加易于理解。 老子,姓李,名耳(又作"聃"),字伯陽,楚國苦縣人。生活在春秋時期。是我國古代偉大的思想家、哲學家,周朝時做過管理圖書的官吏。 老子對中華文化,乃至世界文化的最大貢獻就是他的《道德經》?!兜赖陆洝饭舶耸徽拢譃榈澜浐偷陆泝刹糠?,約五千余字。該書雖然篇幅不大,但卻充滿了哲理和智慧。它用高度抽象、概括的語言揭示了自然界和人類社會的一些永恒的法則。它所涉及的內容包括自然界之災祥,國政之興衰,人事之臧否,植物之枯榮,動物之壽天,家道之禍福以及內圣外王之道,強兵攻戰(zhàn)之術,富國安民之法等等。因此,《道德經》被稱為萬經之王;老子被尊為道教的開山鼻祖,更是被奉為中國哲學之父。他的思想影響了整個中華民族,對中華民族性格的鑄成,對維護中華民族的完整,對國家的統(tǒng)一與穩(wěn)定,都起過不可估量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