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wǎng)-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人文社科文化文化評述全球?qū)υ挼臅r代

全球?qū)υ挼臅r代

全球?qū)υ挼臅r代

定 價:¥46.00

作 者: (美)斯維德勒著;劉利華譯
出版社: 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叢編項:
標 簽: 宗教 研究 世界

ISBN: 9787500453420 出版時間: 2006-01-01 包裝: 平裝
開本: 16開 頁數(shù): 386 字數(shù):  

內(nèi)容簡介

  本書論述了各種宗教間、意識形態(tài)間、文化間的對話,涉及宗教的本質(zhì),世界主要宗教的相同和相異,宗教間、意識形態(tài)間對話以及沖突的歷史和現(xiàn)實,宗教間對話的條件、基礎和操作方式,宗教間、意識形態(tài)間對話的前景和這種對話對于人類生存的意義等問題。它的視角廣博,達到了時代的高度,具有深刻的歷史眼光和哲學理論的深度,體現(xiàn)出一種開放和寬容的胸懷,對人類前途和命運的深切關懷。展開宗教間、意識形態(tài)間的對話不是為了說服別人,而是為了向別人學習。這是作者反復強調(diào)的一個主題,也是此書的基調(diào)。 這本書不但向我們傳達了當今世界宗教和宗教間、意識形態(tài)間對話的現(xiàn)狀和發(fā)展趨勢,而且著力于引導我們在一種更高的時代平臺上,以一種更明智也更美善的態(tài)度來處理不同的宗教、意識形態(tài)間的關系,使當今所有信奉某種宗教的人,進而使包括所有有神論者和無神論者在內(nèi)的全人類,在其存在狀態(tài)上達到一種從未有過的更豐富也更和諧的狀態(tài)。

作者簡介

  列奧納德·斯維德勒生于1929年1月6日,美國天普大學宗教系天主教思想和宗教對話專業(yè)教授。1964年他與妻子阿麗妮·安德森·斯維德勒教授共同創(chuàng)辦了《普世研究雜志》。同時他還分別在1980、1985和1995年參與發(fā)起和創(chuàng)辦了爭取天主教徒在教堂中權(quán)利協(xié)會,不同宗教、不同文化間對話研究所和全球?qū)υ捬芯克?,并任全球?qū)υ捬芯克魅巍K€是世界宗教之間與意識形態(tài)之間實際對話的著名倡導者,及1993年世界宗教第二次議會通過的《走向全球倫理宣言》的重要倡導者。其講學的足跡遍及歐洲、亞洲和拉丁美洲,曾在南開大學、復旦大學、北京大學等講學,是享有國際聲譽的知名學者。譯者簡介:劉利華,中國人民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副教授。生于1957年。北京大學哲學系1982年哲學學士,1984年哲學碩士,專業(yè)為馬克思主義哲學史。2000年之前學術(shù)研究領域主要為中國馬克思主義哲學史。1999年8月出版了第一部個人專著:《兩個里程碑——毛澤東鄧小平社會主義思想異同論》。2000年之后,將研究領域擴展到以“古今中外為全球用”為視角,以中西哲學的比較為切入點,以人類普遍價值為基礎的全球化時代人類新文化及其哲學的建構(gòu)。

圖書目錄

我們不能回避——《全球?qū)υ挼臅r代》中譯者序
序言
導言
第一篇 對話的基礎
第一章 對話的定義
第二章 相互性、相關性和對話
第二篇 宗教(意識形態(tài))的意義
第一章 宗教的定義
第二章 宗教的目標
第三章 人性
第三篇 “內(nèi)部”對話
第一章 體制內(nèi)對話:羅馬天主教
第二章 基督教內(nèi)部的對話
第四篇 “彼此”對話
第一章 一般性反思
第二章 深層對話/批判性思維的步驟
第三章 過渡性結(jié)論二
第四章 基督論對話的絕對必要
第五章 猶太教與基督教的對話
第六章 猶太教、基督教和伊斯蘭教方的對話
第七章 印度教與基督教的對話
第八章 佛教與基督教的對話
第九章 儒教與基督教的對話
第十章 基督教對當代的貢獻
第十一章 過渡性結(jié)論三
第十二章 與意識形態(tài)對話:馬克思主義
第五篇 人權(quán):歷史概覽
第一章 人權(quán):歷史概覽
第二章 宗教和國家
第三章 法律和倫理
第四章 為全球倫理而進行對話
第五章 普遍的全球倫理宣言
第六章 深層對話和批判性思維的教育
第六篇 嘗試了的對話
第一章 基督教“普世的世界語“的試驗
第二章 我們對終極實在的理解塑造我們的行動
全書結(jié)語
全書結(jié)語
《全球?qū)υ挼臅r代》譯后記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talentonion.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