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序
前言
第一章 中華文化的多元發(fā)生
第一節(jié) 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發(fā)生
第二節(jié) 文化創(chuàng)造的自然基礎
第三節(jié) 中華文化根植的經濟土壤
第四節(jié) 中華文化依托的社會結構
第二章 價值論 中國文化的價值追求
第一節(jié) 文化價值意識的構建
第二節(jié) 儒家倫理本位的價值體系
第三節(jié) 社會的發(fā)展和文化價值的變化
第三章 人性論 中國文化的人性設計
第一節(jié) 儒家的人性理論
第二節(jié) 道家的人性論
第三節(jié) 佛教的人性論
第四節(jié) 中西文化的人性論比較
第四章 性格論 中國文化的個體與整體
第一節(jié) 性理與情理思維
第二節(jié) 倫理情感的設計
第三節(jié) 中國文化的意志品格
第五章 自我論 中國文化的個體與整體
第一節(jié) 文化與自我
第二節(jié) 人情主義與自我設計
第三節(jié) 中國文化形態(tài)中的個人
第六章 實體論 中國文化的倫理政治
第一節(jié) 中國倫理政治的多維涵義
第二節(jié) 中國倫理政治的結構和社會意識形式
第三節(jié) 中國倫理政治的特點
第四節(jié) 中國倫理政治的功能
第七章 模式論 中國文化的圓融思維
第一節(jié) 儒家的"天人合一"思想及其發(fā)展歷程
第二節(jié) 道家和道教的回歸之路
第三節(jié) 中國禪宗的總攝性和圓融思維
后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