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人文社科社會科學信息與知識傳播王中文集

王中文集

王中文集

定 價:¥45.00

作 者: 趙凱
出版社: 復旦大學出版社
叢編項: 復旦學人文庫
標 簽: 新聞學理論

ISBN: 9787309042870 出版時間: 2004-12-01 包裝: 平裝
開本: 16開 頁數: 482 字數:  

內容簡介

  這是我國著名的新聞學家、杰出的新聞教育家王中教授的一部文集,是一份彌足珍貴的關于新聞學理論研究的遺產。 文集收錄了作者關于新聞學原理、兩個“新聞”概念的理論,關于新聞與意識形態(tài)、新聞學與宣傳學關系的論述,關于中國報業(yè)史方面的研究論文,以及雜文和訪談30余篇。早在20世紀50年代中期,王中教授經過認真調研和深入思考,以追求真理、探求規(guī)律的精神,就新聞學原理作了振聾發(fā)聵的闡述,為建立中國特色的新聞學設計了理論框架。經過歷史和實踐的檢驗,證明他的理論創(chuàng)見是符合社會發(fā)展實際的,并愈益閃射出真理的光華。文集中匯編的王中80年代的研究篇章《論新聞》、《論傳播工具》、《論宣傳》、《論新聞事業(yè)的階級性》、《談談新聞學的科學研究》等等,更顯示出思辨和學理的色彩,對于我國新聞事業(yè)的發(fā)展具有積極的促進作用。他的多篇雜文也是文筆犀利,入木三分,在幽默中給人以深刻的啟示。 由于歷史的原因,王中教授的早期作品大部分已散失,很難搜集。但從僅存的文獻中,我們仍可感受到一個敢于堅持真理,勇于探索,雖九死而不悔的新聞學者的優(yōu)秀品格和凜然風骨。

作者簡介

  王中(1914一1994),山東高密人,原名單勣,筆名張德功。1935年9月一1937年7月在國立山東大學外文系讀書,曾積極參加“一二·九”學生愛國運動??箲?zhàn)爆發(fā)后,投筆從戎,投身抗日戰(zhàn)爭,加入中共東北軍工委從事抗日救亡宣傳和兵運工作。1940年轉移到山東抗日根據地,歷任《大眾月刊》、《大眾日報》、新華社山東總分社、《新民主報》等編委、編輯部主任、總編等職。1949年南下上海,任上海市軍管會新聞室軍代表、秘書股長,接管上海的新聞出版機構,創(chuàng)辦華東新聞學院,任教務長。1950年至1957年任復旦大學校黨委常委、統(tǒng)戰(zhàn)部長,復旦大學副教務長,政治理論教學委員會主任兼教授,新聞系系主任、教授。后任復旦大學教學科學部自然科學教學組組長、復旦大學圖書館副館長等職。1979年再次出任復旦大學新聞系主任、教授,并主持創(chuàng)建復旦大學分校(現上海大學文學院),擔任校長。作為著名新聞學者,1981年和1984年,王中先后被聘為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文學學科評議組成員,博士生導師,并任上海新聞學會副會長、中國新聞教育學會副會長等。離休后,享受副市長級待遇和國務院特殊津貼。王中教授長期從事新聞理論教學和研究工作,1957年他撰述的《新聞學原理大綱》,為我國新聞學走上系統(tǒng)化、理論化和科學化軌道建立了里程碑式的功績,引起新聞學界、新聞業(yè)界的矚目和強烈反響。他對《民呼日報》、《民吁日報》和《民立報》的研究,也是頗有深度和獨到的。改革開放后,王中重新研究新聞理論,提出了一些新的創(chuàng)見,作出了新的學術貢獻,如對于“新聞”概念再認識的觀點,對于新聞與宣傳的關系、新聞事業(yè)的階級性等問題的論斷,等等。王中一生追求真理,勇于創(chuàng)新,雖歷經磨難,但始終信念不變,意志不摧。他的理論和精神,給人以啟迪和鼓舞,其價值是永存的。

圖書目錄

    前 言
   
   第一部分 新聞學術論著
   
   辦報人要有讀者觀念(1956年)
   報紙和讀者的關系(1956年)
   新聞事業(yè)的發(fā)展規(guī)律和報紙的職能(1957年)
   新聞學原理大綱(十八章目錄)(1956年)
   新聞學原理大綱(前三章講課提綱)(1956年)
   新聞學原理大綱(1957年)
   第一講 關于新聞學的形成、發(fā)展及其范圍
   第二講 新聞事業(yè)的產生、發(fā)展與演變的規(guī)律
   第三講 報紙的性質和職能
   上海新聞界的爭鳴(1957年)
   論評論文寫作和新聞學上的幾個問題
   ——評解放日報)1957年6月16日社論(1957年)
   《民呼日報》、《民吁日報》和《民立報》(1980年)
   《民立報》等報的“迂回宣傳”(1981年)
   從民立報等報看資產階級革命派的辦報思想(1983年)
   論新聞(1981年)
   論傳播工具(1981年)
   論宣傳(1982年)
   宣傳藝術的魁力——讀莎士比亞的《裘力斯·凱撒》(1982年)
   新聞學的第 課題(1982年)
   論新聞事業(yè)的階級性(1982年)
   談談研究生的科學研究(1980年)
   談談新聞學的科學研究(1980年)
   新聞學研究中的三個問題(1985年)
   
   第二部分 雜文 書序 書信
   
   孔明和張飛(1956年)
   治學與為人(1956年)
   盲腸和嘴巴(1956年)
   安全發(fā)言術(1956年)
   冤哉,馮驩!(1956年)
   謎語新聞好(1980年)
   不是咬文嚼字(1981年)
   文明教子(1981年)
   “又來了”(1982年)
   ?!段膶W報》開創(chuàng)新局面(1983年)
   雜文的三要素(1983年)
   悼萊昂兄(1985年)
   憶惲逸群同志(1985年)
   致《大眾日報》華新同學的信(1984年)
   《門內門外交談》序
   《新聞寫作縱橫談》序
   《新聞學基礎》序
   《新聞寫作》序
   
   第三部分 訪問記與學術動態(tài)
   
   王中教授談報紙性質及其他(1980年)
   王中教授赴云南、貴州講學(1983年)
   王中教授應邀去南寧、桂林講學(1984年)
   王中教授與研究生談新聞改革(1984年)
   王中教授談電視新聞(1984年)
   新聞觀念要有大的突破——王中教授訪問記(1985年)
   上海新聞界隆重召開王中新聞理論研討會(1993年)
   
   附錄 回憶及紀念文章
   
   在“祝賀王中教授從事新聞工作55周年暨新聞理論研討會”上的祝詞(錢冬生)
   王中對新聞工作和新聞教育的貢獻(丁淦林)
   王中研究新聞學的經過與貢獻(余家宏 丁淦林)
   一樹獨先天下春(居欣如)
   音容宛在思念長存(寧樹藩)
   王中印象(林帆)
   回憶王中(賈植芳)
   早起的蟲兒(吳中杰)
   我的學術領路人——長憶我的恩師王中(李良榮)
   上下求索九死木悔——追憶我國著名新聞學者王中教授(譚啟泰)
   王中與復旦新聞教育(徐培?。?br />    追憶和王中先生的一段交往(祖丁遠)
   懷念王中教務長(蔣光佩)
   王中老師為我們“補課”(陳布南)
   我的導師(王浣芳)
   憶王中老師(舒修)
   
   后記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 www.talentonion.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