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籠中豬”博弈博弈論著作中有一個常見的例子——“籠中豬”博弈,通過“籠中豬” 博弈案例我們可以對優(yōu)勢策略和劣勢策略有更清晰的了解。籠子里面有兩只豬,一只比較大,一只比較小。籠子很長,一頭有一個按鈕,另一頭是飼料的出口和食槽。按一下按鈕,將有相當于10份的豬食進槽,但是按按鈕以后跑到食槽所需要付出的“勞動”,加起來要消耗相當于 2份的豬食。問題是按鈕和食槽分置籠子的兩端,按按鈕的豬付出勞動跑到食槽的時候,坐享其成的另一頭豬早已吃了不少。如果大豬先到,大豬呼啦啦吃到9份,小豬只能吃到1份;如果同時到達,大豬吃到7份,小豬吃到3份;如果小豬先到,小豬可以吃到4份,而大豬吃到6份。 “籠中豬”博弈的具體情況如下:如果兩只豬同時按按鈕,同時跑向食槽,大豬吃進7份,得益5份,小豬吃進3份,實得1份;如果小豬等待,大豬按按鈕后跑向食槽,這時小豬搶先,吃進4份,實得4份,大豬吃進6份,付出2份,得益4份;如果大豬等待,小豬按按鈕,大豬先吃,吃進9份,得益9份,小豬吃進1份,但是付出了2份,實得一1份;如果雙方都懶得動,雙方所得都是0。比較以上數(shù)字,我們知道“等待”是小豬的優(yōu)勢策略,“按按鈕”是小豬的劣勢策略。先把小豬的劣勢策略消去。現(xiàn)在來看大豬。由于小豬有“等待”這個優(yōu)勢策略,大豬只剩下了兩個選擇:等待一份不得;按按鈕得到4 份。所以“等待”就變成了大豬的劣勢策略(注意,是現(xiàn)在才變成劣勢策略) 。把它也刪去,就得到“籠中豬”博弈的結局:小豬只是坐享其成地等待,每次都是大豬去按按鈕,小豬先吃,大豬再趕來吃。 P56-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