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wǎng)-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科學技術醫(yī)學基礎醫(yī)學死亡與醫(yī)學倫理

死亡與醫(yī)學倫理

死亡與醫(yī)學倫理

定 價:¥12.50

作 者: 王平、李海燕
出版社: 武漢大學出版社
叢編項:
標 簽: 基礎醫(yī)學

ISBN: 9787307046160 出版時間: 2005-07-01 包裝: 平裝
開本: 32開 頁數(shù): 235 字數(shù):  

內(nèi)容簡介

  人應當優(yōu)生,應不應該優(yōu)死?人可以優(yōu)生,可不可以優(yōu)死?這是人類文明發(fā)展對自身生命質(zhì)量提出的新問題,也是人們普遍關心的問題。優(yōu)死,是社會進步的標志,是精神文明的呼喚,是人類善待生命的體現(xiàn),是時代發(fā)展的必然。本書系統(tǒng)論述了與人的優(yōu)死有關的生理學、哲學、心理學、倫理學及社會學等問題,同時,系統(tǒng)地探討了死亡標準、臨終關懷、安樂死及死亡教育等優(yōu)死實踐問題。本書既可作為對醫(yī)學專業(yè)學生進行死亡教育的教科書,又可作為其他專業(yè)學生及社會人群了解優(yōu)死學的通俗讀物。

作者簡介

暫缺《死亡與醫(yī)學倫理》作者簡介

圖書目錄

緒論 /1
第一章 死亡之謎的破解與認識 /3
一、死亡研究概況/3
(一)人類死亡研究史況 /3
(二)如何研究死亡/10
(三)人類死亡學的建立 /12
二、死亡的定義及標準 /15
(一)死亡與生命等諸多過程的關系/15
(二)以心跳、呼吸停止為標志的死亡定義/16
(三)心、肺、腦死亡定義 /17
(四)其他綜合觀點的死亡定義 /18
三、腦死亡的標準及其意義 /21
(一)腦死亡的標準/21
(二)腦死亡的檢查/23
(三)腦死亡標準的道德意義 /24
四、死亡原因與過程 /26
(一)死亡原因及誘發(fā)因素 /26
(二)人類的死亡過程/36
五、死亡的方式與機理 /40
(一)人類的死亡方式/40
(二)人類死亡的機制 /42
六、樹立科學的死亡觀/45
(一)樹立歸宿信念,坦然對待死亡 /45
(二)充實人生價值,無愧死亡到來 /45
(三)消除迷信思想,無畏直面死亡 /46
(四)保持身心健康,安樂進入死亡 /46
第二章 臨終關懷概念及其發(fā)展/47
一、臨終關懷的概念 /47
(一)臨終需要關懷/47
(二)臨終關懷的基本概念 /48
(三)臨終關懷機構的類型 /49
(四)臨終關懷團隊的作用 /51
二、臨終關懷的特點 /53
(一)臨終關懷的基本特點 /53
(二)臨終關懷淡化治療,強調(diào)照護 /54
(三)臨終關懷機構的設施與活動/56
(四)臨終關懷機構的服務 /58
三、世界臨終關懷起源與現(xiàn)狀 /60
(一)世界臨終關懷起源 /60
(二)世界臨終關懷的現(xiàn)狀 /63
四、中國臨終關懷的興起與發(fā)展 /65
(一)中國傳統(tǒng)文化與臨終關懷 /65
(二)中國當代臨終關懷的發(fā)展 /69
第三章 臨終心理與關懷/73
一、臨終病人的臨終心理理論 /73
(一)庫伯勒.羅斯臨終心理發(fā)展理論/73
(二)威斯曼和帕蒂森臨終心理理論/76
二、臨終病人的臨終心理表現(xiàn) /79
(一)臨終病人對病情的覺察 /79
(二)不同年齡與不同病情臨終病人的心理特點 /80
(三)臨終恐懼心理的影響因素和表現(xiàn) /83
(四)臨終平靜心理狀態(tài)及產(chǎn)生機理/86
三、對臨終病人的心理關懷 /87
(一)對臨終者心理關懷原則 /87
(二)滿足臨終病人的需求 /89
(三)對臨終者心理關懷的一般方法/91
四、瀕死體驗研究概況 /93
(一)頻死體驗研究的基礎 /93
(二)瀕死體驗的表現(xiàn)/95
(三)對瀕死體驗的解釋 /98
第四章 臨終癥狀表現(xiàn)與控制 /100
一、臨終疼痛的概念與評估/100
(一)臨終疼痛的概念 /100
(二)臨終病人軀體疼痛的分類 /102
(三)癌癥病人疼痛程度的診斷和分級 /103
二、疼痛控制的原則與方法/104
(一)疼痛控制的基本原則/104
(二)癌痛藥物治療的三階梯療法 /107
(三)病人自控式止痛(PCA) /112
三、臨終心理止痛護理/114
(一)臨終心理止痛護理的機制 /114
(二)臨終心理止痛護理的原則 /115
第五章 臨終病人的生活護理 /117
一、臨終病人生活護理原則/117
(一)提供舒適的臨終環(huán)境/117
(二)做好臨終病人的個人衛(wèi)生 /119
(三)給予良好的飲食護理/120
(四)安排好臨終病人的日常生活 /121
二、臨終病人生活護理方法/121
(一)頭部的護理方法 /]2l
(二)褥瘡的護理方法 /123
(三)飲食的護理方法 /125
(四)呼吸系統(tǒng)的護理 /129
(五)病人臥床的護理 /131
(六)病人洗浴的護理 /133
(七)病人大小便的處理 /134
三、瀕死護理與尸體料理/138
(一)瀕死病人的主要臨床表現(xiàn) /138
(二)瀕死病人的護理 /139
(三)尸體料理的方法 /141
(四)尸體料理中的注意事項/142
四、假死的觀察與預防/143
(一)人類死亡過程中的假死現(xiàn)象 /144
(二)民間對假死的防范措施/144
(三)假死的原因與鑒別/145
(四)假死的處置 /147
第六章 安樂死及其實施的期待 /148
一、安樂死的概念與對象/148
(一)安樂死的概念與分類/148
(二)實施安樂死的對象及條件 /152
二、安樂死的由來及現(xiàn)狀/154
(一)安樂死的由來 /154
(二)安樂死的現(xiàn)狀 /155
三、安樂死的道德爭議/157
(一)對安樂死爭議的現(xiàn)狀/157
(二)對安樂死不同的道德觀念 /158
(三)安樂死道德倫理上的肯定 /160
四、安樂死的實施與立法/163
(一)安樂死的實施 /163
(二)安樂死的立法 /164
(三)若干安樂死文件的格式/166
五、安樂死與臨終關懷的和諧統(tǒng)一/169
(一)臨終關懷與安樂死的差異 /169
(二)臨終關懷和安樂死的選擇 /170
(三)兩者和諧統(tǒng)一的道德意義 /170
第七章 以全新的觀念對待死亡 /172
一、社會性死亡/172
(一)社會性死亡概述 /172
(二)社會性死亡和老年人/173
二、自殺及其預防/175
(一)人類自殺研究概述 /175
(二)影響人類自殺的因素/179
(三)自殺的心理表現(xiàn) /183
(四)自殺的預防與干預 /187
三、死亡教育/190
(一)當代死亡教育的發(fā)展概況 /190
(二)死亡教育的概念、原則與意義/192
(三)死亡教育的方法和內(nèi)容/195
四、死亡道德/200
(一)死亡道德的形成與特點/200
(二)封建社會的死亡道德/203
(三)現(xiàn)代社會死亡道德 /207
第八章 超越死亡 /212
一、人類對超越死亡的追求/212
(一)人類超越死亡的方式/212
(二)科學對長生不老的研究/220
二、實現(xiàn)超越死亡的科學假說/225
(一)克隆技術/225
(二)腦移植/228
參考文獻/233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talentonion.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