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wǎng)-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科學技術計算機/網(wǎng)絡硬件、外部設備與維護單片機應用系統(tǒng)設計與仿真調試

單片機應用系統(tǒng)設計與仿真調試

單片機應用系統(tǒng)設計與仿真調試

定 價:¥28.00

作 者: 嚴天峰
出版社: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出版社
叢編項:
標 簽: 單片計算機

ISBN: 9787810777148 出版時間: 2005-08-01 包裝: 平裝
開本: 16開 頁數(shù): 287 字數(shù):  

內容簡介

  內容簡介 本書由淺至深系統(tǒng)地向讀者介紹了單片機的軟硬件結構、程序設計、仿真和調試方法,從“實用”的角度出發(fā),著重介紹了諸如通道控制、顯示、鍵盤、通信、A/D、D/A等多個模塊的具體實現(xiàn)方法以及目前流行的SPI、I2C總線接口的基本用法,是作者多年來對單片機技術開發(fā)、教學工作的一次比較系統(tǒng)的總結。書中所有代碼都經(jīng)過作者上機驗證,有的就是實際工程的范例,相信讀者能從這些范例中得到啟迪。根據(jù)本書,讀者在系統(tǒng)的學習之后,應該可以獨立設計出一個真正符合現(xiàn)場環(huán)境的應用系統(tǒng),達到從“實驗”到“實用”的目的。前言 近幾年來,單片機技術的發(fā)展已達到了相當高的水平,一些新型單片機層出不窮,技術日新月異。越來越多的電子愛好者都想在這一新型領域有所作為,有關單片機的書籍和資料也很多。然而令眾多初學者困惑的是:如何才能根據(jù)現(xiàn)場環(huán)境設計出一個具體的應用系統(tǒng),而不是僅僅停留在會控制一組發(fā)光二極管,能編寫一個簡單的程序讓單片機奏出一段音樂上。如何才能真正學好單片機?我從作為一個有著十幾年嵌入式系統(tǒng)開發(fā)經(jīng)驗的單片機開發(fā)工程師的角度向讀者提以下幾點建議。 重在實踐提出“重在實踐”,是因為單片機開發(fā)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技術。一個成功的應用系統(tǒng),包括軟件和硬件的設計都是經(jīng)過大量的試驗完成的。試問,一個連電烙鐵都不會使用的人如何能學好單片機呢?因此要想真正入門單片機,首先還是要建立一個“實時仿真”的應用環(huán)境,最好有一套可以隨時動手的“在線實時仿真”系統(tǒng),如“仿真機”、應用試驗板、下載實驗儀等。在“實時仿真”系統(tǒng)環(huán)境中進行在線試驗,會使初學者有較為直觀的感性認識。 貴在總結一個成熟可靠的單片機應用系統(tǒng)軟件是由許多不同功能的子程序組合在一起的,而這些子程序往往是通用的,如鍵盤、顯示、通信子程序等。將這些子程序通過不同的主程序靈活地組織起來,便可構成多個功能完全不同的應用系統(tǒng)。因此,不斷在實踐中總結和積累,是初學者成為一名單片機高手的必由之路。許多單片機愛好者幾乎都有這樣的觀點:理論是基礎,經(jīng)驗才是最為寶貴的財富。這些寶貴的經(jīng)驗正是他們在實踐中不斷總結的結晶。 掌握相關的基礎知識要想學好單片機,僅僅掌握單片機的知識是遠遠不夠的,因為一個成功的單片機應用系統(tǒng)并不是一個獨立的、封閉的系統(tǒng)。舉個例子,在實驗室中,編寫了一段程序,可以靈活自如地通過單片機的I/O口控制一組發(fā)光二極管,但要同樣通過這幾個端口去控制一組發(fā)動機或一個家用電器,也許會覺得無從下手。這時候數(shù)字和模擬電路的基礎知識便顯得尤為重要了。它們在一個單片機應用系統(tǒng)內不是分離的、獨立的,而是相輔相成的關系。一個連模擬電路基礎知識都不太懂的人是肯定學不好單片機的。另外,本書的內容并沒有過多地涉及單片機的內部結構,而是偏重單片機技術的應用,在“實用”二字上下功夫。它通過利用SST89系列單片機強大的IAP和ISP功能,以SST89C58為核心設計的仿真下載實驗儀為主導線,可使讀者在不具備專業(yè)仿真器的情況下完成51系列的絕大多數(shù)單片機在線調試。首先從最基本的I/O接口、鍵盤、顯示、通信講起,之后是A/D轉換并介紹一些近年來比較流行的新技術,如I2 C總線等,其中又重點介紹了目前流行的基于Windows環(huán)境下的單片機集成開發(fā)環(huán)境μVision。它的最大特點之一是對C語言的完美支持??紤]到讀者的實際水平和接受能力,本書多數(shù)例程都給出了匯編和C語言兩種源程序。當然,不可否認的是,在讀者真正掌握了一種單片機之后,就會發(fā)現(xiàn),采用C高級語言設計程序將是單片機技術今后發(fā)展的方向。本書是以2002.1至2003.10刊登在《電子世界》雜志上的“單片機應用技術講座”為基礎,并補充了部分內容編寫完成的,是我多年來對單片機技術開發(fā)、教學工作的一次比較系統(tǒng)的總結。書中所有代碼都經(jīng)過我上機驗證,有的就是實際工程的范例,相信讀者能從這些范例中得到啟迪。對于本書的出版,首先要感謝北京航空航天大學的何立民教授,他在百忙之中對該書的初稿進行了審校,并將具體修改意見通過編輯部予以轉告,使得該書得以順利出版;其次,還要特別致謝《電子世界》雜志社主編戴茗女士,她親自為該書撰寫序言以及不遺余力地在初學者特別是大學生讀者中推廣、普及單片機的知識;最后,還要感謝我的家人,妻子李冰承擔了繁瑣的書稿抄寫、打印工作;還有我的父母,他們一直是我從事這項工作的堅強后盾和動力源泉。嚴天峰2005年5月于蘭州交通大學《電子世界》雜志社網(wǎng)址:www.eleworld.com作者信箱:yantianfeng@163.com

作者簡介

暫缺《單片機應用系統(tǒng)設計與仿真調試》作者簡介

圖書目錄

第1章 單片機概述
1.1    前言
1.2    單片機的分類及應用領域
1.3    單片機技術的發(fā)展趨勢
1.4    目前流行的51內核的單片機
第 2章 單片機仿真調試及Keil 51集成開發(fā)環(huán)境
2.1    單片機仿真調試的一般過程
2.2    Keil C51 Windows集成開發(fā)環(huán)境μVision2 IDE
2.2.1    μVision2 IDE簡介
2.2.2    μVision2 IDE集成開發(fā)環(huán)境的安裝
2.3    μVision2 IDE的基本用法
2.3.1    編輯源文件
2.3.2    建立工程文件
2.4    單片機在Keil C51集成開發(fā)環(huán)境中的仿真過程
2.4.1    硬件和軟件仿真
2.4.2    μVision2 IDE的軟件模擬仿真
2.4.3    μVision2 IDE的硬件仿真
2.5    單片機仿真下載儀的硬件資源
第3章 單片機I/O口的特點及操作
3.1    概述
3.2    89S(C)51單片機I/O口的特點
3.3    89S(C)51單片機I/O口的使用技巧
3.4    89S(C)51單片機I/O口在后向通道中的應用
3.4.1    單片機與機械繼電器的接口
3.4.2    單片機與固態(tài)繼電器的接口
第4章 顯示及顯示器接口
4.1    概述
4.2    LED顯示器的基本結構和原理
4.3    LED顯示器與單片機的接口
4.3.1    可編程I/O擴展芯片8155
4.3.2    LED顯示器的驅動
4.4    LED顯示器與51單片機接口的軟件實現(xiàn)方法
4.5    LED顯示的串行接口方式
4.6    LED顯示需注意的幾個問題
第 5章 鍵盤及其接口技術
5.1    概述
5.2    鍵盤設計中應注意的幾個問題
5.2.1    鍵盤接口類型的的選擇
5.2.2    多鍵和重鍵的處理
5.2.3    鍵盤的防抖動技術
5.3    鍵盤接口的軟件設計
5.3.1    獨立式鍵盤的程序設計
5.3.2    行列式鍵盤的程序設計
5.4    串行顯示/鍵盤接口芯片的用法
5.4.1    概述
5.4.2    串行接口顯示/鍵盤芯片zlg7289
第6章 單片機的中斷系統(tǒng)及其應用
6.1    概述
6.2    89S(C)51單片機的中斷結構
6.3    外部中斷0、1的程序設計
第7章 定時器/計數(shù)器及其在定時系統(tǒng)中的應用
7.1    概述
7.2    定時器的結構
7.3    定時器的工作方式
7. 4    定時器/計數(shù)器常數(shù)的計算及編程
7.4.1    定時器/計數(shù)器常數(shù)的計算
7.4.2    定時器/計數(shù)器的軟件編程
7.5    定時時鐘及其軟硬件的實現(xiàn)方法
7.5.1    概述
7.5.2    電子種的功能及其軟件實現(xiàn)方法
7.5.3    DS1302時鐘芯片
第8章 I2C總線及其軟硬件設計
8.1    概述
8.2    I2C總線的基本概念
8.2.1    I2C總線一般特征
8.2.2    I2C總線的數(shù)據(jù)傳輸和器件尋址
8.3    常用I2C器件的用法
8.3.1    AT24C01的電路連接方式
8.3.2    I2C總線的軟件實現(xiàn)方法
8.4   EEPROM數(shù)據(jù)存儲器在電子鐘定時功能中的應用
8.5    虛擬I2C總線軟件包
8.5.1    虛擬I2C總線軟件包VⅡC1.0簡介
8.5.2    虛擬I2C總線軟件包VⅡC1.0應用
第9章 A/D和D/A轉換器及其在單片機系統(tǒng)中的應用
9.1    概述
9.2    A/D轉換器的選擇
9.2.1    A/D轉換器的位數(shù)選擇
9.2.2    A/D轉換器的轉換速度
9.2.3    輸入信號的極性選擇
9.2.4    A/D轉換順的抗干攏措施
9.3    并行A/D轉換器及其軟硬件設計
9.4    串行A/D轉換器及其軟硬件設計
9.4.1    概述
9.4.2    10位11通道SPI串行接口A/D轉換器TLC1543
9.4.3    TLC1543工作原理
9.4.4    TLC1543軟硬件設計要點
9.4.5    12位11通道SPI串行接口A/D轉換器TLC2543
9.4.6    TLC2543與單片機接口的軟硬件設計
9.5    D/A轉換器及其向后通道控制
9.5.1    概述
9.5.2    串口D/A轉換器TLC5615
9.5.3    TLC5615與單片機接口的軟硬件設計
9.5.4    利用D/A轉換器實現(xiàn)的信號發(fā)生器
第10章 單片機串行通信軟硬件的實現(xiàn)
10.1    概述
10.2    89S(C)51單片機串口結構及其春工作方式
10.2.1    串口的基本通信方式
10.2.2    單片機串口的控制方式
10.2.3    89S(C)51單片機串口的速率設置
10.3    RS-232接口電路和單片機通信程序設計
10.3.1    RS-232硬件結構和接口
10.3.2    通信程序設計
10.3.3    單片機普通I/O口模擬串行通信的實現(xiàn)方法
10.4    采用T2定時器實現(xiàn)單片機的高速通信
第11章 Windows環(huán)境下單片機與PC機串行通信的實現(xiàn)方法
11.1    概述
11.2    下位機(單片機部分)串行通信的實現(xiàn)方法
11.2.1    通信協(xié)議的約定
11.2.2    采用單片機的下位機通信軟件的實現(xiàn)方法
11.3    Windows環(huán)境下上位機與單片機接口程序設計
11.3.1    Visual Basic 6.0MSComm控件功能描述
11.3.2    VB與單片機通信軟件設計
第12章 看門狗及其軟硬件實現(xiàn)方法
12.1    概述
12.2    X5045看門狗芯片及其與單片機的接口
12.2.1    SPI串行總線介紹
12.2.2    X5045看門狗芯片的原理及其功能
12.2.3    X5045與單片機的接口及程序設計
12.3   基于I2C總線的CSI24C021看門狗芯片及其與單片機的接口
12.3.1    CSI24C021看門狗芯片原理及功能
12.3.2    CSI24C021與單片機的接口及程序設計
12.4    AT89S51單片機內部看門狗的使用
12.4.1    AT89S51單片機內部看門狗定時器簡介
12.4.2    AT89S51單片機內部看門狗定時器的使用方法
12.5    軟件看門狗的應用
第13章 單片機應用系統(tǒng)的可靠性技術
13.1    概述
13.2    提高單片機系統(tǒng)穩(wěn)定性指標的硬件措施
13.2.1    單片機及其相關元器件的選擇
13.2.2    印制電路板布線的可靠必設計
13.2.3    采取的抗干擾措施
13.3    提高單片機系統(tǒng)穩(wěn)定性指標的軟件措施
第14章 應用與提高
14.1    概述
14.2    基于AD7416數(shù)字溫度傳感器的蓄電池溫度監(jiān)測系統(tǒng)
14.2.1    系統(tǒng)基本任務和功能
14.2.2    AD7416工作原理和方式
14.2.3    溫度自動監(jiān)測系統(tǒng)其他功能模塊的軟硬件實現(xiàn)方法
14.2.4    系統(tǒng)設計應注意的一些問題
14.3    基于DTMF編碼信號的遠程自動報警監(jiān)測系統(tǒng)
14.3.1    基本功能介紹
14.3.2    DTMF雙音多頻編碼芯片HT9200和PCD3311的工作原理及與單片機的接口
14.3.3    采用PCD3311的遠程碼自動報警監(jiān)測系統(tǒng)
14.4    結束語
參考文獻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talentonion.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