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wǎng)-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科學技術工業(yè)技術化學工業(yè)熔融鹽循環(huán)熱載體無煙燃燒技術基礎

熔融鹽循環(huán)熱載體無煙燃燒技術基礎

熔融鹽循環(huán)熱載體無煙燃燒技術基礎

定 價:¥20.00

作 者: 王華、何方
出版社: 冶金工業(yè)出版社
叢編項:
標 簽: 暫缺

ISBN: 9787502438951 出版時間: 2006-02-01 包裝: 平裝
開本: 32開 頁數(shù): 167 字數(shù):  

內(nèi)容簡介

  本書提出了一種新型的燃燒技術——熔融鹽循環(huán)熱載體無煙燃燒技術,根據(jù)實驗研究,書中對該技術的理論基礎性進行了闡述。全書共分7章,主要內(nèi)容包括該技術的概念和原理、相關的熱力學計算及燃燒體系選擇、氧載體的制備與性能表征、氧載體的反應性能研究、熔融鹽中的無煙燃燒實驗研究、無煙燃燒技術的工程化應用設想及能量分析、結論與展望等。本書可供能源、熱能工程、化工和電力等相關部門和企事業(yè)單位的技術人員以及高等院校相關專業(yè)的師生參閱。1緒論 1.1引言 1.2火焰燃燒的環(huán)境污染問題及對策 1.2.1氮氧化物 1.2.2硫化物 1.2.3二氧化碳 1.2.4二氧化碳捕集技術 1.3催化燃燒技術 1.4燃燒催化劑研究進展 1.4.1摻雜型六鋁酸鹽催化劑 1.4.2貴金屬催化劑 1.4.3鈣鈦礦型催化劑 1.4.4金屬氧化物催化劑 1.5化學鏈燃燒技術 1.6課題的提出 1.6.1無煙燃燒技術的概念 1.6.2課題研究內(nèi)容 1.6.3課題的研究意義 2熱力學分析及燃燒體系選擇 2.1氧載體的選擇 2.2熱力學分析 2.2.1熱力學基礎知識 2.2.2無煙燃燒體系的熱力學數(shù)據(jù)計算 2.3熔融鹽體系的選擇 2.4燃料的選擇 3氧載體的制備與性能表征 3.1氧載體的組成 3.1.1活性組分 3.1.2添加劑或粘結劑 3.1.3助劑 3.2實驗原料與試劑 3.3氧載體的制備 3.3.1機械混合 3.3.2共沉淀法 3.3.3浸漬法 3.4氧載體的物化性能表征 3.4.1物相組成測定(XRD) 3.4.2微觀型貌分析(SEM) 3.4.3粉末氧載體的比表面積測定(BET) 3.4.4熱重分析(TG) 3.4.5程序升溫氧脫附實驗(TPD) 3.4.6程序升溫還原實驗(TPR) 3.4.7Redox性能測試 3.4.8氧載體的反應性能表征 3.5實驗結果與討論 3.5.1氧載體的XRD分析 3.5.2新制備的氧載體粉末的SEM分析 3.5.3新制備的氧載體粉末的比表面積 3.5.4成品氧載體的實物照片 3.5.5熱重分析(TG) 3.5.6O2-TPD分析 3.5.7CH4-TPR分析 3.5.8Redox性能研究 3.5.9反應溫度對氧載體Redox性能的影響 3.5.10氧載體的循環(huán)反應性能表征 3.6天然鐵礦石用作無煙燃燒氧載體的可能性研究 4氧載體的反應性能研究 4.1引言 4.2實驗過程與方法 4.2.1氧載體的性質(zhì) 4.2.2固定床反應實驗過程 4.2.3熱重反應器中的實驗過程 4.3實驗結果與討論 4.3.1切換反應產(chǎn)物氣體濃度分析 4.3.2反應溫度對氣體產(chǎn)物的影響 4.3.3循環(huán)次數(shù)對氧載體反應性能的影響 4.3.4反應溫度對氧載體反應性能的影響 4.3.5氧載體的反應性能比較 4.3.6氧載體表面的積碳反應研究 4.3.7反應前后氧載體的SEM形貌比較 5熔融鹽中的無煙燃燒實驗研究 5.1引言 5.2實驗裝置及過程 5.3實驗結果與討論 5.3.1反應溫度對反應過程產(chǎn)物氣體影響 5.3.2反應過程中熔鹽溫度的變化 5.3.3熔融鹽對反應器的腐蝕 5.3.4小型反應器結構對反應過程的影響 5.3.5熔融鹽和氧載體的物相分析 5.3.6熱利用問題 6工程應用設想及能量分析 6.1引言 6.2無煙燃燒技術的工程化應用設想 6.2.1工程化反應器設計思路 6.2.2工程化反應器設計的理論計算 6.2.3設計標準 6.2.4計算結果 6.3無煙燃燒系統(tǒng)的能平衡分析 6.3.1能平衡分析 6.3.2熱平衡計算 6.4熔融鹽循環(huán)熱載體無煙燃燒技術的火用分析 6.4.1計算方法 6.4.2系統(tǒng)分析 6.4.3火用分析結果與討論 7總結與展望 7.1總結 7.2展望 參考文獻

作者簡介

  王華 男,漢族,中共黨員,1965年5月生于湖北,工學博士,教授,博士生導師,1987年7月本科畢業(yè)于東北大學熱能工程專業(yè),分別于1990年3月、1996年3月獲昆明理工大學有色冶金專業(yè)碩士、博士學位;1998年10月~2000年10月在日本京都大學能源學院做博士后研究。先后任昆明理工大學冶金系副主任、總支書記、系主任、研究生院黨委書記、常務副院長、校長助理等職,系云南省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云南省技術與學術帶頭人。先后獲省部級科技獎勵8項,申請國家專利19項,發(fā)表論文100余篇,出版專著6部??蒲谐晒麘糜趯嶋H,每年可獲得1000余萬元的經(jīng)濟效益。主要社會兼職有:中國有色金屬學會理事,中國能源與熱工學會理事,云南省金屬學會理事,云南省熱工熱能學術委員會主任委員。

圖書目錄

1 緒論
1.1 引言
1.2 火焰燃燒的環(huán)境污染問題及對策
1.2.1 氮氧化物
1.2.2 硫化物
1.2.3 二氧化碳
1.2.4 二氧化碳捕集技術
1.3 催化燃燒技術
1.4 燃燒催化劑研究進展
1.4.1 摻雜型六鋁酸鹽催化劑
1.4.2 貴金屬催化劑
1.4.3 鈣鈦礦型催化劑
1.4.4 金屬氧化物催化劑
1.5 化學鏈燃燒技術
1.6 課題的提出
1.6.1 無煙燃燒技術的概念
1.6.2 課題研究內(nèi)容
1.6.3 課題的研究意義
2 熱力學分析及燃燒體系選擇
2.1 氧載體的選擇
2.2 熱力學分析
2.2.1 熱力學基礎知識
2.2.2 無煙燃燒體系的熱力學數(shù)據(jù)計算
2.3 熔融鹽體系的選擇
2.4 燃料的選擇
3 氧載體的制備與性能表征
3.1 氧載體的組成
3.1.1 活性組分
3.1.2 添加劑或粘結劑
3.1.3 助劑
3.2 實驗原料與試劑
3.3 氧載體的制備
3.3.1 機械混合
3.3.2 共沉淀法
3.3.3 浸漬法
3.4 氧載體的物化性能表征
3.4.1 物相組成測定(XRD)
3.4.2 微觀型貌分析(SEM)
3.4.3 粉末氧載體的比表面積測定(BET)
3.4.4 熱重分析(TG)
3.4.5 程序升溫氧脫附實驗(TPD)
3.4.6 程序升溫還原實驗(TPR)
3.4.7 Redox性能測試
3.4.8 氧載體的反應性能表征
3.5 實驗結果與討論
3.5.1 氧載體的XRD分析
3.5.2 新制備的氧載體粉末的SEM分析
3.5.3 新制備的氧載體粉末的比表面積
3.5.4 成品氧載體的實物照片
3.5.5 熱重分析(TG)
3.5.6 O2-TPD分析
3.5.7 CH4-TPR分析
3.5.8 Redox性能研究
3.5.9 反應溫度對氧載體Redox性能的影響
3.5.1 0氧載體的循環(huán)反應性能表征
3.6 天然鐵礦石用作無煙燃燒氧載體的可能性研究
4 氧載體的反應性能研究
4.1 引言
4.2 實驗過程與方法
4.2.1 氧載體的性質(zhì)
4.2.2 固定床反應實驗過程
4.2.3 熱重反應器中的實驗過程
4.3 實驗結果與討論
4.3.1 切換反應產(chǎn)物氣體濃度分析
4.3.2 反應溫度對氣體產(chǎn)物的影響
4.3.3 循環(huán)次數(shù)對氧載體反應性能的影響
4.3.4 反應溫度對氧載體反應性能的影響
4.3.5 氧載體的反應性能比較
4.3.6 氧載體表面的積碳反應研究
4.3.7 反應前后氧載體的SEM形貌比較
5 熔融鹽中的無煙燃燒實驗研究
5.1 引言
5.2 實驗裝置及過程
5.3 實驗結果與討論
5.3.1 反應溫度對反應過程產(chǎn)物氣體影響
5.3.2 反應過程中熔鹽溫度的變化
5.3.3 熔融鹽對反應器的腐蝕
5.3.4 小型反應器結構對反應過程的影響
5.3.5 熔融鹽和氧載體的物相分析
5.3.6 熱利用問題
6 工程應用設想及能量分析
6.1 引言
6.2 無煙燃燒技術的工程化應用設想
6.2.1 工程化反應器設計思路
6.2.2 工程化反應器設計的理論計算
6.2.3 設計標準
6.2.4 計算結果
6.3 無煙燃燒系統(tǒng)的能平衡分析
6.3.1 能平衡分析
6.3.2 熱平衡計算
6.4 熔融鹽循環(huán)熱載體無煙燃燒技術的火用分析
6.4.1 計算方法
6.4.2 系統(tǒng)分析
6.4.3 火用分析結果與討論
7總結與展望
7.1 總結
7.2 展望
參考文獻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talentonion.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