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科學技術交通運輸公路運輸道路設計常用數據手冊

道路設計常用數據手冊

道路設計常用數據手冊

定 價:¥35.00

作 者: 李嘉
出版社: 人民交通出版社
叢編項: 公路工程常用數據系列手冊
標 簽: 水利工程

ISBN: 9787114059537 出版時間: 2006-04-01 包裝: 平裝
開本: 16開 頁數: 0頁 字數:  

內容簡介

  本書收集了國內、外公路建設中大量的數據和資料,將其加工、整理,匯編成常用的數據手冊,方便讀者查閱。該書充分反映了現行道路規(guī)范和標準的要求。 全書共八章,內容包括:我國現行公路技術標準一覽表,道路材料常用數據,路線設計、路基設計、路面設計、排水設計、路線交又設計、交通工程與沿線設施設計等相關的常用數據。 本書主要供從事道路設計、施工、管理的技術人員和管理人員使用,也可供相關專業(yè)大專院校師生教學參考使用。 前言 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fā)展,交通基礎設施建設尤其是公路建設仍將保持良好的發(fā)展態(tài)勢。近年來,公路工程新標準、新規(guī)范、新規(guī)程,以及新材料、新技術、新工藝等,充分反映了我國公路建設的最新成就?為了使工程技術人員能夠方便、準確地得到道路設計的常用相關數據、資料,特編寫本書以供查閱。 本書以現行標準、規(guī)范為依據,在大量收集國內、外公路建設技術資料的基礎上,結合作者長期從事道路工程教學、科研、設計、咨詢的經歷,將有關公路設計的諸多資料與數據匯總、歸類、整理,較全面地反映了公路工程中最新的技術數據及有關技術要求。全書共分八部分,內容包括:我國現行公路技術標準一覽表;道路材料常用數據;路線設計、路基設計、路面設計、排水設計、路線交又設計、交通工程與沿線設施設計等相關的常用數據等。 本書在編寫過程中參考和引用了大量相關的技術資料及研究成果,謹向文獻作者表示衷心的感謝。 本書第1章、第4章第4節(jié)由湖南大學李群編寫,第2章由湖南大學李嘉、賀寒輝編寫,第3章、第7章由湖南省交通規(guī)劃勘察設計院賀春暉編寫,第4章(4.4節(jié)除外)、第5章由湖南大學李嘉編寫,第6章由湖南大學杜攀峰編寫,第8章由湖南省交通規(guī)劃勘察設計院李永漢編寫、全書最后由李嘉定稿。 限于作者水平,書中的差錯和不當,敬請讀者指正,并將意見寄至湖南大學土木工程學院路橋系(郵編410082)。 編者 2006年3月

作者簡介

暫缺《道路設計常用數據手冊》作者簡介

圖書目錄

1 公路現行技術標準
2 道路材料
2.1 基礎數據
2.1.1 常用材料基本性質名稱及代號
2.1.2 常用材料密度
2.1.3 常用材料線脹系數
2.1.4 方孔篩與圓孔篩對應關系
2.2 石、砂、土
2.2.1 石
2.2.2 砂
2.2.3 土
附錄a 土的液限、塑限、塑性指數
地區(qū)性經驗公式
2.3 水泥、石灰
2.3.1 水泥
2.3.2 石灰
2.4 瀝青
2.4.1 粘稠石油瀝青的技術標準
2.4.2 液體石油瀝青的技術標準
2.4.3 道路用煤瀝青技術要求
2.4.4 道路用乳化石油瀝青技術要求
2.4.5 改性瀝青技術要求
2.5 添加劑和改性材料
2.5.1 水泥混凝土外加劑
2.5.2 瀝青改性劑
2.6 工業(yè)廢料
2.6.1 粉煤灰
2.6.2 煤渣
2.6.3 煤矸石
2.6.4 磷石膏
2.7 鋼材
2.7.1 鋼筋
2.7.2 鋼纖維
2.8 土工合成材料
2.8.1 分類
2.8.2 土工網
2.8.3 有紡土工織物
2.8.4 土工模袋
2.8.5 土工格室
2.8.6 土工加筋帶
2.8.7 土工膜
2.8.8 長絲紡粘針刺非織造土工布
2.8.9 短纖針刺非織造土工布
2.8.10 塑料排水板(帶)
2.8.11 塑料扁絲編織土工布
2.8.12 長絲機織土工布
2.8.13 裂膜絲機織土工布
2.8.14 塑料土工格柵(gb/t17689-1999)
2.8.15 瀝青路面用玻璃纖維土工格柵
附錄a 部分國內外土工織物列表
2.9 瀝青面層材料
2.9.1 一般瀝青混合料
2.9.2 sma
2.9.3 開級配抗滑磨耗層ogfc
附錄a 酸性石料抗剝落措施
附錄b 國內、外sma級配范圍
附錄c 透層及粘層
2.10 水泥混凝土面層材料
2.10.1 原材料
2.10.2 普通混凝土
2.10.3 鋼纖維混凝土
2.10.4 碾壓混凝土
2.10.5 貧混凝土
3 路線設計
3.1 設計基本規(guī)定
3.1.1 公路等級
3.1.2 設計車輛外廓尺寸
3.1.3 設計速度
3.1.4 設計交通量
3.1.5 設計小時交通量
3.1.6 服務水平
3.1.7 標準車型與車輛折算系數
3.1.8 路側干擾因素
3.1.9 高速公路路段通行能力
3.1.10 一級公路路段通行能力
3.1.11 二、三級公路路段通行能力
3.2 路幅組成
3.2.1 路基寬度
3.2.2 車道寬度
3.2.3 中間帶
3.2.4 路肩
3.2.5 路拱坡度
3.2.6 公路建筑限界
3.2.7 公路用地范圍
3.3 平面設計
3.3.1 直線
3.3.2 圓曲線
3.3.3 回旋線
3.3.4 圓曲線超高
3.3.5 圓曲線加寬
3.3.6 平曲線長度
3.3.7 視距
3.3.8 回頭曲線
3.4 縱面設計
3.4.1 路基設計標高
3.4.2 縱坡
3.4.3 坡長
3.4.4 爬坡車道
3.4.5 合成坡度
3.4.6 豎曲線
4 路基設計
4.1 設計基本規(guī)定
4.1.1 路基設計洪水頻率
4.1.2 護腳、護肩、護坡的襟邊寬度
4.1.3 路基干濕類型
4.1.4 路基最小填土高度
4.1.5 路堤穩(wěn)定性要求
4.1.6 路塹穩(wěn)定性要求
4.2 一般路基
4.2.1 填方路基
4.2.2 挖方路基
4.2.3 半填半挖路基
4.2.4 高邊坡路堤
4.2.5 挖方高邊坡
4.2.6 粉煤灰路堤
4.3 路基防護
4.3.1 坡面防護
4.3.2 沿河路基防護
4.4 擋土墻
4.4.1 設計基礎數據
4.4.2 各類擋土墻及適用條件
4.4.3 擋土墻與公路相接
4.4.4 擋土墻的一般規(guī)定
4.4.5 土壓力計算
4.4.6 車輛荷載的計算
4.4.7 基礎設計與穩(wěn)定性計算
4.4.8 重力式、半重力式擋土墻設計
4.4.9 懸臂式、扶壁式擋土墻設計
4.4.10 錨桿擋土墻設計
4.4.11 錨定板擋土墻設計
4.4.12 加筋土擋土墻設計
4.5 特殊路基
4.5.1 滑坡地段路基
4.5.2 軟土路基
4.5.3 膨脹土地區(qū)路基
4.5.4 黃土地區(qū)路基
4.5.5 紅黏土與高液限土地區(qū)路基
附錄a 公路自然區(qū)劃
附錄b 路基干濕類型的劃分
附錄c 土的密實程度
附錄d 巖石分類
附錄e 巖質邊坡的巖體分類
附錄f 路堤穩(wěn)定性分析
f-1 堤身穩(wěn)定性、路堤和地基的整體穩(wěn)定性驗算
f-2 路堤沿斜坡地基或軟弱層帶滑動穩(wěn)定性驗算
附錄g 巖體結構面
附錄h 挖方邊坡穩(wěn)定性分析
h-1 平面滑動面法
h-2 滑坡穩(wěn)定性驗算
附錄i 軟土路基穩(wěn)定性驗算
i-1 有效固結應力法
i-2 改進總強度法
i-3 簡化bishop法
i-4 jailbu普遍條分法
5 路面設計
5.1 基本數據
5.1.1 汽車參數
5.1.2 交通量平均增長率
5.1.3 路面設計標準軸載
5.1.4 車輪與路面間的摩阻系數
5.1.5 面層類型
5.1.6 路面基層、底基層加寬
5.1.7 路面防凍厚度
5.1.8 路面材料試驗最少的試件數量
5.2 路面基層和墊層
5.2.1 基層類型和特點
5.2.2 墊層類型和特點
5.2.3 水泥穩(wěn)定土
5.2.4 石灰穩(wěn)定土
5.2.5 石灰工業(yè)廢渣穩(wěn)定土
5.2.6 填隙碎石
5.2.7 級配碎石
5.2.8 級配礫石
5.2.9 排水基層
附錄a 基層、墊層材料設計參數
5.3 瀝青路面
5.3.1 瀝青路面面層類型
5.3.2 瀝青路面設計內容
5.3.3 設計指標
5.3.4 路面組合設計
5.3.5 瀝青路面厚度設計
附錄a 瀝青混合料設計參數
附錄b 瀝青路面組合設計
附錄c 新建路面厚度設計
5.4 水泥混凝土路面
5.4.1 設計依據
5.4.2 設計參數
5.4.3 水泥混凝土路面設計
5.4.4 接縫設計
附錄a 單層混凝土板厚度計算示例
附錄b 鋼纖維混凝土板厚度
6 排水設計
6.1 設計頻率
6.2 路界地表排水
6.2.1 路面表面排水
6.2.2 中央分隔帶排水
6.2.3 路基邊坡坡面排水
6.3 路面內部排水
6.3.1 路面內部排水布置及設計要習
6.3.2 瀝青混凝土路面內部排水
6.3.3 水泥混凝土路面內部排水
6.4 地下排水
6.5 公路構造物及下穿排水
附錄a 攔水帶開口式進水口
附錄b 緣石開口式進水口的低凹區(qū)布置
附錄c 格柵式進水口的低凹區(qū)布置
附錄d 中央分隔帶格柵式進水口的低凹區(qū)布置
附錄e、f 內部排水系統(tǒng)布設(平面)圖
附錄g 透水性材料滲透系數
7 路線交叉
7.1 平面交叉
7.1.1 各類型平面交叉口的適用場合
7.1.2 交叉口間距
7.1.3 沖突點個數的確定、沖突形式
7.1.4 路面內緣最小半徑值
7.1.5 附加車道、變速車道、漸變道的
參考尺寸
7.1.6 坡度和視距要求
7.2 立體交叉
7.2.1 立體交叉口的間距
7.2.2 立體交叉的特點及類型
7.2.3 立體交叉的分級
7.2.4 主道、匝道的技術標準
7.2.5 視距要求
7.2.6 互通式立體交叉中平面交叉設計
8 交通工程與沿線設施
8.1 基本規(guī)定
8.2 交通安全設施
8.2.1 交通安全設施使用年限
8.2.2 交通安全設施防腐
8.2.3 指路標志版面尺寸
8.2.4 警告、禁令、指示標志的版面尺寸
8.2.5 標志反光膜等級
8.2.6 標志板材料
8.2.7 標志結構設計與驗算時設計風速
8.2.8 標志安裝
8.2.9 標線材料與規(guī)格
8.2.10 線形誘導標
8.2.11 隔離設施與防落網
8.2.12 防眩板
8.2.13 路側安全距離
8.2.14 事故嚴重度
8.2.15 路側護欄設置
8.2.16 中央分隔帶護欄設置
8.2.17 高速公路護欄的防撞等級
8.2.18 高速公路路側、中央分隔帶、橋涵護欄的防撞等級
8.2.19 波形梁護欄的設置高度及埋深
8.2.20 柱式護欄與墻式護欄
8.2.21 防撞墊
8.3 交通服務設施
8.3.1 服務設施設置間距
8.3.2 管理養(yǎng)護設施各項指標
8.4 交通管理設施
8.4.1 收費設施的設計年限
8.4.2 收費車道數
8.4.3 收費車道寬度
8.4.4 收費島的寬度與長度
8.4.5 收費車道的建筑限界
8.4.6 收費廣場設置位置
8.4.7 收費廣場的路面
8.4.8 收費廣場平面布置
8.4.9 收費站地下通道
8.4.10 收費天棚
8.4.11 收費廣場橫向預埋管線
8.4.12 公路隧道交通工程等級
參考文獻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 www.talentonion.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