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身損害賠償案件在人民法院的審判實踐中居于突出的地位,《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和《最高人民法院關于貫徹執(zhí)行《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若干問題的意見(試行)》為人民法院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提供了基本的法律依據。近年來,隨著我國經濟和社會的發(fā)展,人身損害賠償案件在類型和數(shù)量上發(fā)生了重大變化,給審判實踐帶來了許多新情況、新問題,現(xiàn)有規(guī)范已不能適應當前審判實踐的迫切需要。為此,最高人民法院歷時數(shù)年,在總結我國長期以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的實踐經驗,借鑒國內外先進守法和判例學說的基礎上,起草了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的司法解釋,并于2003年12月4日由最高人民法院審判委員會第1299次會議通過,2003年12月29日公布了《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該解釋從2004年5月1閂起施行。該解釋主要涉及人身損害賠償審判實踐中待解決的一些問題,如共同侵權行為的構成、經營者的安全保障義務、學校等教育機構的責任、雇主責任、工傷保險賠償與民事?lián)p害賠償之間的相互關系、定期金賠償?shù)鹊?,并統(tǒng)一了人身損害賠償?shù)馁r償范圍和標準。該解釋的出臺,對于加強對人身權利的司法保護,進一步強化全社會的權利尊重和保障意識,具有重要意義;解決—廠長期以采審判實踐對人身損害賠償?shù)馁r償范圍和標準無統(tǒng)一規(guī)范,不利于人民法院依法公正、及時地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的問題。同時,該解釋對侵權損害賠償領域里的若干理論問題進行了積極的探索,為民法典的制定提供了有益的經驗。為了準確理解《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的起草原意,并在司法實踐中正確適用,最高人民法院和實務界、理論界的有關同志,以該解釋為主干,結合我國關于人身損害賠償?shù)南嚓P法律規(guī)范,撰寫這套《人身損害賠償司法解釋實務叢書》o本套叢書不僅比較準確、詳實地表述了司法解釋的精神,而且全面、系統(tǒng)地反映了我國人身損害賠償法律規(guī)范的內容o《最高人民法院人身損害賠償司法解釋條文釋義》是本叢書中的一種,本書以《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的條文為主線,結合民法通則、國家賠償法、工傷保險條例等我國既有人身損害賠償?shù)姆梢?guī)范,按(條文主旨)、(對應法條)、正條文釋義)的體例,對本司法解釋的條文原意和司法適用作了全面論述。本書的突出特色在于,依據新出臺的人身損害賠償新制度新精神,結合司法實踐中新情況新問題的法律適用,對既有人身損害賠償法律、法規(guī)、司法解釋的缺陷與不足,從補充和完善的角度進行了比較性的闡釋與研究。同時,對最高人民法院公報刊登的人身損害賠償案例進行法律適用評析,置于本司法解釋相應條文之后,便于讀者結合經典案例理解與適用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