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年7月至2001年9月,我參加了中國一歐盟法律和司法合作項目的首期律師團,赴歐洲學習。在歐洲的9個月里,我分別在英國、西班牙、丹麥和比利時學習了歐盟法和當?shù)氐姆?。盡管這不是一個純學術的項目,但其獨特的安排卻為我的學術研究提供了現(xiàn)實的體驗,激發(fā)了我對歐洲一體化研究的興趣。在我出國前,歐元業(yè)已啟動,但其現(xiàn)鈔和鑄幣尚未進入流通領域,而且歐元匯率持續(xù)走低。對于歐元能否成功,我是持有懷疑的。但是,當我在歐盟內部自由流動時,我在感受一體化所帶來的便利的同時,也體驗了貨幣不統(tǒng)一的弊端。因此,在消除有關歐元疑慮的同時,我也希望對歐洲的經貨聯(lián)盟作進一步的研究。我對歐盟的研究,一方面是出于興趣,另一方面也希望為我國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建設提供一些參考素材。歐洲一體化的口號是“一個市場、一種貨幣、一種法律”。在歐元于1999年啟動之時,歐盟當時有15個成員國,但建立了一個貨物、服務、人員和資本自由流動的共同市場,11個國家采納了單一貨幣(希臘于2001年成為第12個歐元區(qū)國家)?,F(xiàn)在,歐盟已有25個成員國,并有望在2007年增加至27國,共同市場進一步擴大。同時,歐盟正在討論制定一部憲法,將來是否會出現(xiàn)“歐洲合眾國”(United States of EuropE,誰也無法下肯定的結論,但也不會下絕對否定的結論。反觀我國,我們是單一制國家,有一個中央政府,有適用于全國的統(tǒng)一的法律和貨幣,但我們卻尚未建立一個貨物、服務、人員和資本自由流動的國內統(tǒng)一市場。因此,歐洲一體化能夠為我們提供何種借鑒,是值得我們學人心 回國后,我向北京大學法學院申請了“歐盟貨幣金融法律制度的課題,并獲得了‘‘北京大學創(chuàng)建世界一流大學計劃”的經費資助。由于我的愚鈍和慵懶,遲至今日才完成書稿,甚感汗顏。書中錯誤與疏漏之處,還請讀者不吝賜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