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峰塔,初名“皇妃塔”,是五代十國時期吳越國建造的佛塔,聳立于杭州西湖南岸的夕照山頂,民國十三年(1924年)倒塌。2000~2002年,由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主持,對雷峰塔進行了考古發(fā)掘。本報告介紹了雷峰塔遺址的考古發(fā)掘及清理情況,收錄了遺址出土建筑構件和器物,并附有部分出土的分析鑒定報告及石刻佛經的錄文等相關資料。是研究五代十國時期佛教考古的重要參考資料。為配合雷峰塔重建,經報請國家文物局批準,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組建雷峰塔遺址考古隊,對遺址實施搶救性發(fā)掘。2000年2月進點布方,2001年3月清理地宮,同年7月野外工作結束。實際發(fā)掘時間將近1年。雷峰塔遺址發(fā)掘是一項領導關心、媒體重視、知識界及廣大群眾普遍關注的考古新發(fā)現。2001年4月,經過考古工作者和文物保護工作者的辛勤勞作,“千年等一回——雷峰塔地宮秘藏國寶展”在浙江省博物館全面展出,引起不小轟動。2002年5月,由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主持編寫的《杭州雷峰塔五代地宮發(fā)掘簡報》發(fā)表在《文物》2002年第5期。同年9月,為紀念雷峰塔落成開放,由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主持編撰的大型圖錄《雷峰遺珍》,由文物出版社出版發(fā)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