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錢幣大辭典•宋遼西夏金編》涵蓋宋代和遼、西夏、金3個少數(shù)民族政權約360多年間發(fā)行的貨幣。宋代商品經濟和貨幣經濟較唐代有很大的發(fā)展,文化也空前繁榮,其貨幣表現(xiàn)出非常特殊的面貌。銅錢迅猛增長,鐵錢廣泛使用,銀幣比較盛行,紙幣開始流通;錢監(jiān)眾,鑄額大,錢名繁,面值多;不同書體的對錢多,錢幣背面的紋飾繁。加之同時期的遼、西夏、金少數(shù)民族政權也系統(tǒng)地鑄行錢幣并與宋交流(這在以前的歷史時期是沒有過的),呈現(xiàn)出中國4千年貨幣史上少有的局面。這在中國貨幣史上具有重要的意義,對后世和周邊國家產生了深遠的影響,為歷代史學、考古學和錢幣學界所矚目。但是,由于資料不足,研究欠缺,過去一直未曾出現(xiàn)全面反映這一時期貨幣面貌的圖書,而中國錢幣大辭典編纂委員會出色地完成了這一歷史使命。他們首先全面收集近半個世紀以來發(fā)掘出土的珍貴資料,使這個時期的錢幣達到豎不斷線,橫不缺項。然后動員和組織相關學者、專家進行認真研究,去偽存真,分門別類,梳理版本,設目命名。致使浩繁紛亂的近8千種貨幣,在本編中有條不紊地對號入座,各得其所。本編稱得上是一部歷史性巨著,希望成為廣大歷史學家、貨幣研究者、錢幣收藏與愛好者的良師益友。《中國錢幣大辭典.宋遼西夏金編》洋洋200多萬字,分《北宋卷》《南宋卷》《遼西夏金卷》3卷出版。為滿足不同讀者的需要,各卷單獨發(fā)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