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分娩期臨產方案
保健預防
1. 產前“B超”檢查胎盤位置
2. 產前“B超”測定胎頭雙頂徑
3. 產前“B超”發(fā)現胎兒畸形
4. 產前胎兒監(jiān)護的種類
5. 產前電子監(jiān)護胎心
6. 產前檢測胎兒心率
7. 產前正常的胎心監(jiān)護圖像
8. 產前胎兒超聲心動檢查
9. 產前胎兒檢查的實施
10. 產前要測量血壓
11. 產前胎兒鏡檢查
12. 產前羊水檢查
13. 產前絨毛細胞檢查
14. 產前羊膜穿刺檢查
15. 雌三醇的測量
16. 產前胎兒成熟度的檢測
17. 產前胎盤功能的測定
18. 產前骨盆的結構與類型檢查
19. 產道的組成情況
20. 產前的監(jiān)護
21. 巨大兒對分娩的影響
22. 減輕腹部負擔的方法
23. 孕婦臨產前應充分休息
24. 注意陰道出血的問題
25. 子宮收縮的處理
26. 預產要查肛
27. 預防出現陣縮
28. 足月胎兒未人盆的情況
29. 掌握臨產的標志
30. 了解畫妊娠圖的知識
31. 臨產的飲食營養(yǎng)保健
32. 臨產前后夫妻的狀態(tài)
33. 足月孕婦的生活安排
34. 上醫(yī)院分娩情況
35. 爭取進行順產
準備事項
1. 足月孕婦的物質準備
2. 足月孕婦的心理準備
3. 產前媽媽的準備事宜
4. 產前爸爸的準備事宜
5. 媽媽爸爸要給寶寶做準備
6. 家庭接生的準備
第二章 分娩期生產方案
產程保健
1. 接生基本知識
2. 產程的分期與時限
3. 分娩所需的時間
4. 分娩的計劃
5. 尊重胎兒選擇的出生時間
6. 選擇自然分娩的情況
7. 分娩的要素
8. 分娩的飲食營養(yǎng)
9. 分娩的疼痛現象
10. 分娩的注意問題
11. 選擇分娩的方式
12. 產道刺激促進胎兒腦部成長
13. 胎頭人盆的意義
14. 大出血的情況
15. 胎盤早剝與處理
16. 早破水的防治與診斷
娩出階段
1. 選擇分娩的姿勢
2. 選擇臀位分娩方式
3. 選擇背痛性分娩
4. 選擇減輕疼痛的分娩
5. 選擇無痛分娩法
6. 糖尿病孕婦的分娩方式
7. 雙胞胎的分娩方式
8. 配合接生的方法
9. 分娩前陰道檢查與會陰切開手術
10. 分娩主要階段
11. 分娩的第一期
12. 分娩的第二期
13. 分娩的第三期
14. 分娩的進程
15. 分娩中定時聽胎心
16. 分娩中隨時做肛檢
17. 分娩中隨時做陰道檢查
18. 分娩中隨時做陰道黏液栓檢查.
19. 分娩中隨時觀察羊水性狀
20. 分娩中可用鎮(zhèn)痛藥或麻醉藥
21. 分娩時臍帶脫垂的危害與預防.
22. 分娩時胎盤滯留的危害與預防·
23. 分娩時尿潴留的危害與預防
24. 分娩時腹脹的危害與預防
25. 分娩時會陰裂傷的危害與預防·
26. 分娩時子宮破裂的危害與預防
27. 分娩時羊水栓塞的危害與預防·
28. 分娩時產婦休克的危害與急救
29. 分娩時胎死宮內原因與判斷
30. 分娩時產婦死亡的一般情況
31. 異常分娩的種類
32. 手術助產的情況
33. 剖宮產的情況
34. 足月臀位剖宮產
35. 剖宮產的傷口愈合
36. 引產的一般情況
37. 引產的主要方法
38. 過期產的情況
39. 急產的情況
40. 會陰側切助產法
41. 滯產的危害與預防
42. 難產的危害與預防
43. 胎兒出生闖“三關”
44. 為新生兒清理呼吸道
45. 胎盤從子宮剝離娩出
46. 產婦留在產房觀察j
第三章 產褥期生活方案
飲食生活
1. 產婦的飲食與營養(yǎng)
2. 產后的飲食催乳良方
3. 產褥期營養(yǎng)的攝取
4. 產后的營養(yǎng)補充
5. 產后的營養(yǎng)保證
6. 產后的營養(yǎng)菜譜
7. 產后要注意鈣、鐵等微量元素攝入
8. 產婦飲食營養(yǎng)的不宜
9. 產假時間的規(guī)定
10. 產后要勤換洗衣服
11. 產后洗澡要注意
12. 產后精神的保養(yǎng)
13. 產后預防精神病
14. 產后要良好休養(yǎng)
15. 產后看書看電視要注意
16. 產后要注意起居
17. 產后要注意口腔衛(wèi)生
18. 產后要注意頭發(fā)保護
19. 產后要注意勞逸結合
20. 產后要注意躺臥姿勢
21. 產后乳房的保養(yǎng)
22. 產后早活動的好處
23. 產后要做產褥體操
24. 產后宜身運動
25. 產后的化妝問題
26. 產婦常見疑難問題
27. 產后第一天行動
28. 產后第二天行動
29. 產后三至五天的調理
30. 產婦的住院與出院
醫(yī)療預防
1. 產后服藥的學問
2. 消除“新手媽媽癥候群”
3. 產褥期謹防“月子病”
4. 產褥期預防產褥感染
5. 產褥期預防產褥發(fā)熱
6. 產后要預防“沙包肚”
7. 產婦剖腹產的保健法
8. 產后多汗的保健
9. 產后要預防中暑
10. 產后惡露預防處理
11. 產后宮縮的預防處理
12. 產后保護會陰傷口
13. 產后要預防子宮脫垂
14. 產后要預防尿潴留
15. 產后預防泌尿道感染
16. 產后乳腺的自我檢查
17. 初產婦預防患急性乳腺炎
18. 產后預防乳頭皸裂
19. 產后預防泌乳與乳房硬塊
20. 產后預防生痔瘡
21. 產后預肪引起出血
22. 產后預防血栓靜脈炎
23. 產后要預防席漢綜合征
24. 產后預防生育性肥胖癥
25. 產后要做檢查
26. 產后預防頸背酸痛
27. 產后便秘謹防痔瘡
28. 產后要預防陰道松弛
29. 預防產后發(fā)熱
30. 預防產后惡露不絕
31. 預防產后大便難
32. 預防產后缺乳
33. 產后常見癥狀及防治
第四章 恢復期康復方案
生理變化
1. 產褥期母體變化
2. 產后腹部肌肉的變化
3. 產后胸部的變化.
4. 產后姿勢的變化
康復保健
1. 促進產褥復舊
2. 恢復孕前體重
3. 恢復孕前身材
4. 產后情緒恢復
5. 剖腹產的復原
6. 子宮頸內口松弛的恢復
7. 恢復性生活的時間
8. 恢復體形美
9. 保持手的健美
10. 恢復腹部健美
11. 恢復腰部健美
12. 恢復臀部健美
13. 產后臀部減肥
14. 產婦預防肥胖
15. 產婦減肥健美法
16. 產婦飲食營養(yǎng)減肥健美法
17. 恢復勻稱體態(tài)
18. 恢復曲線美
19. 產后尋回雙腿的魅力
20. 產后使用束腹與束褲
21. 斷奶后預防身體發(fā)胖
第五章 避孕期節(jié)育方案
性愛節(jié)育
1. 重新開始性生活
2. 月經恢復與懷孕
科學避孕
1. 哺乳期避孕的必要性
2. 開始避孕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