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查爾斯·狄更斯(1812-1870),中國讀者并不陌生,他是十九世紀英國杰出的小說家,也是舉世聞名的幽默大師。早在一九○八年,林紓和魏易同就用文言文把他的半自傳體小說《大衛(wèi)·科波菲爾》(當時譯為《塊肉余生述》)等譯介到了中國,可以說他是最早為中國讀者所了解的少數外國大作家之一。由于歷史的原因,狄更斯作為"批判現實主義作家"在中國享有極高的地位。不過僅以"批判現實主義"來概括狄更斯是不夠的。在狄更斯的作品中,浪漫主義因素與現實主義因素、喜劇精神與悲劇意識、批判精神與悲憫情懷等是相互交融的。 狄更斯出身于小職員家庭,父親嗜酒成性且揮霍無度,結果負債累累,導致全家人被迫住進負債人監(jiān)獄,當時狄更斯才十歲。狄更斯十一二歲便開始為家里的生計操勞了,當過皮鞋油作坊學徒、打包工、律師事務所抄寫員和報社見習記者等。兒時的悲慘遭遇在他幼小的心靈里留下了永久的創(chuàng)傷,也對他日后的創(chuàng)作產生了巨大的影響。因此可以說,狄更斯在兒時是一個苦孩子。誠然世界上的苦孩子很多,狄更斯的不同凡響之處在于,他沒有被苦難壓倒,而是通過堅忍的努力戰(zhàn)勝了它,把它化成了藝術素材并因此贏得了榮譽與財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