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教育的發(fā)展也帶來了新聞傳播學研著的出版數(shù)量逐年上升,質量也在不斷提高。譯介,不少傳統(tǒng)哲學社會科學的學者涉足這一范越來越受到重視??傊?,新聞傳播學研究無。法上都取得了長足的進步,尤其在借鑒相關的景象。作者抓住近代中西新聞傳播的幾次接觸高潮。以中、西兩種視角,從傳播者、傳播栽體、傳播技術和傳播理論著作的譯介等幾個方面,全面闡釋中西新聞傳播間的相互影響。運用此種方法進行研究,目前在國內新聞傳播學界還不多見,路人耳目一新之感?!捌叫醒芯俊眲t是從跨文化、跨學科、邊緣交叉的視角進行的研究,這就把新聞傳播學與其他學科的研究關系建立起來,為新聞傳播的跨文化研宄提供多方面的啟示。本書作者有一種試圖建構比較新聞傳播學科框架體系的努力。比較傳播新聞學是新聞傳播學的一個分支學科,學科發(fā)育較晚,目前成果不多。如果說童兵等先生的著作論文是拉開了建立比較新聞傳播學科體系的大幕,而這幾個年輕的同仁則在童先生“探討學科新體系,論怔學術新觀點,尋找研究新方法,使用論述新話語,摸索論文新寫法”(童兵:《比較新聞傳播學·總序》,2頁,中國人民走學出版社,2002)的創(chuàng)新精神鼓舞下,做出的一次大膽的嘗試。我們姑且不論其體系是否科學嚴密、史料是否翔實豐富、構思是否完美無缺.單就這勇氣我覺得就十分值得肯定和贊揚。新聞傳播學研究需要創(chuàng)新,比較新聞傳播學更是一個尚待系統(tǒng)建構的全新領域,創(chuàng)新意識值得提倡,創(chuàng)新精神需要鼓勵,創(chuàng)新行為需要扶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