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wǎng)-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人文社科法律國際法普通法

普通法

普通法

定 價:¥28.00

作 者: 霍姆斯著;冉昊譯
出版社: 中國政法大學(xué)出版社
叢編項: 美國法律文庫
標 簽: 法律 研究 美國

ISBN: 9787562027935 出版時間: 2006-01-01 包裝: 簡裝本
開本: 32開 頁數(shù): 395 字數(shù):  

內(nèi)容簡介

  《普通法》展示了我們所不熟悉的法律體系的生長過程,它主要是由法官——經(jīng)常借助于陪審團的幫助——通過個別案件的裁決積累而成的?;裟匪古e了大量案例及其中的法律,由此,我們可以較為清晰地了解普通法法律家的思考方式。這樣的一本書籍對中國讀者具有較大的啟示。

作者簡介

暫缺《普通法》作者簡介

圖書目錄

出版說明
翻譯說明
前言
第一講 責(zé)任的早期形式
 本書的目的
 法律程序起源于復(fù)仇補償金
 本講主題,對雇員、動物等的間接責(zé)任
 A.摩西律法
 B.希臘法
 C.羅馬法
 D.早期日耳曼法
 E.盎格魯-薩克遜法
 F.普通法
 G.結(jié)論
第二講 刑法
 A.復(fù)仇
 B.刑罰的理論
 C.預(yù)防理論表明,刑事責(zé)任的確定不能僅通過實際過錯這一個標準,而是要基于普通人之錯誤認定設(shè)定一個外在標準,不符合這一標準則責(zé)任成立
 D.謀殺罪
 E.非預(yù)謀殺人罪
 F.蓄意損毀罪,為何必須有實際的惡意
 G.縱火罪
 H.犯罪未遂
 I.偷竊罪是蓄意永久地使某人失去其財產(chǎn)
 J.夜盜罪
 K.結(jié)論
第三講 侵權(quán)——侵害和過失
 A.引言
 B.對后一種理論的考慮
 C.非由個人或道德標準確定的過失
 D.非故意傷害責(zé)任的確立取決于是否具有“普通人的可責(zé)性”;也就是說,由外在于個人的標準決定,這個標準傾向于變得更精確,并以具體“行為規(guī)則”的形式出現(xiàn)
第四講 欺詐、惡意與蓄意:侵權(quán)理論
 開場白
 A.不當行為中的道德要素應(yīng)該是“故意”
 B.道德標準的采用只是為了能夠提供一個機會避免強加損害
 C.人們已總結(jié)出的必須知道情況的例子
 D.與所訴損害最接近的選擇
 E.侵權(quán)法總結(jié)
第五講 普通法中的受寄人(bailee)
 有關(guān)寄托的法律是對占有理論的檢驗。
 A.早期德國法
 B.諾曼征服后的英國法與其非常相似
 C.公共承運人(common carrier)。古代法的殘余
第六講 占有(possession)和所有(ownership)
 A.為什么要保護占有?
 B.事實還是權(quán)利?
 C.分析
 D.占有性權(quán)利的持續(xù)
 E.對權(quán)利的占有
 F.占有的后果(即占有權(quán)的性質(zhì))
 G.所有(ownership)
第七講 合同之一——歷史
 A.合同的早期形式
 B.對價(consideration)
 C.蓋印合同(covenants)
 D.承諾履行賠償訴訟(assumpsit)
第八講 合同——II.要素
 A.對價
 B.允諾
 C.雙方合同
第九講 合同——III.無效(void)合同和可撤銷(voidable)合同
 無效合同(void contracts)
 A.當合同無效時所缺乏的幾個基本要素
 B.一般來說,合同不因其自身基礎(chǔ)以外的原因而無效;只要合同的要素都已具備,合同就得到訂立
 可撤銷合同(voidable contract)
 A.合同廢止(avoidance)基于合同中附的條件發(fā)生的情況
 B.合同以外的陳述
 C.使合同中的陳述或承諾有效的條件
第十講 承繼——I. 死后——Ⅱ.生者之間的
 I.死后的承繼(successions after death)
 A.遺囑執(zhí)行人(executor)
 B.繼承人
 Ⅱ.生者之間的承繼(successions inter vivos)
 A.買方接替賣方的位置這一點并不是必然附隨于讓與的
 B.早期日耳曼和盎格魯-薩克遜法;通過類推承繼而擴大了的財產(chǎn)轉(zhuǎn)讓性
 C.羅馬法;將繼承人視同為被繼承人的后果被延用于買方和賣方,以取得時效權(quán)利
 D.英國法。時效
 E.遺贈(devise)
第十一講 承繼之二:生者之間的(INTER VIVOS)
 A.保證
 B.地役權(quán)
 C.地租
 D.類同合同的時效性權(quán)利,遵循地役權(quán)法
 E.受保證約束的土地
 F.B、C、D、E和A(承繼)原則之間的一致和沖突,通過案例說明
 G.現(xiàn)代法
 H.承繼的其他案例:用益權(quán)和信托受益權(quán)
案例表
索引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talentonion.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